刺猬皮

首页 » 常识 » 预防 » 数万人的重兵集团,为何摆出刺猬阵后,
TUhjnbcbe - 2023/5/7 21:54:00

在战争中,数万人以上的重兵集团如何打掉,是指挥员时刻都要考虑的事情。当然,具体的打法会有很多,不过对于优秀的指挥员来说,自然是优先选择代价最小、时间最短而战果最大的方式。

什么样的打法最有效,而什么样的打法最困难?我们就以解放战争时期的一些战例,简单探讨下。

在解放战争中,大小战役数不胜数,大家应该都能叫出几个有名的来。不过在不同的时间段、不同的战场上,这些战役的难易程度是不同的。

总体上来说,在解放战争初期作战的难度最大,之后敌我力量对比不断发生变化,直到三大战役结束后,下面的仗基本才算是摧枯拉朽。

所以解放战争时期的很多战例,都是有很强代表性的,直到现在也很值得研究。

前面说过,解放战争初期的仗最难打,这是因为这一时期的敌我力量对比最为悬殊。

首先,从兵力上讲,国*此时的兵力是万人。需要注意的是,它这万人是经过了整*之后大量裁汰老弱、压缩空额之后,几近于实编状态的实力,并非抗战中后期的虚高编制。其可用于机动作战的野战部队有86个整编师(*)个整编旅(师)。

我*当时的总兵力为万人,其中野战部队只有61万人,地方部队66万人,在兵力数量上处于明显劣势。

其次,在武器装备上讲,国*有海空*及36万人的特种部队,其绝对实力不能说很强,但起码该有的都有,而我*则没有海空*,技术兵种部队也很少。

在具体装备上,国*有13个美械整编师(*),另有接受余万日*的武器装备,此外尚有原先数百万国*装备的国械、杂械武器。

仅仅是新1*当时装备的各类武器就有:12门榴弹炮、52门山炮、门战防炮、90支战防枪、门迫击炮、具火箭筒、具喷火器、挺机枪、支冲锋枪、支步枪。

而我*当时全*装备的冲锋枪不过支、迫击炮门、山野榴炮门,单单是跟新1*这一个*相比较,都没多大的数量优势。

另外,在抗战中国*多是打正规战,大兵团、大建制作战的经验,尤其是防守的经验还是不少的。其中一些训练较好的部队,在多兵种协同作战能力上也有一定优势。

我*在抗战中主要是打游击战,即便是主力*往往也都是以小部队分开活动,重新汇聚成主力*后,在正规作战、大兵团作战经验上,尚需要更多的锻炼。

所以我们就会看到,在解放战争正式开始的时候,国*的心气儿很高,认为凭借各自优势可以轻易将我*消灭。

而我*在仔细分析敌我力量对比后采取了“存人失地,人地皆存”的战略,不计较一城一地的得失,而是将有限的机动力量集合起来,待敌人战线拉长,出现漏洞之后,再集合优势兵力打歼灭战。

在当时敌强我弱的大背景下,最开始的歼灭战规模并不大,到旅/团级就算不错了,之后逐渐向*师级发展。

当目标敌*的建制越来越大时,就不可避免地面对与敌重兵集团交锋的问题。尤其是在敌强我弱的大背景下,如何在敌重兵集团之中,歼灭敌*的主力部队,那就更值得研究了。

一般当时我*的战略都是集中自己的优势兵力部队,待机而动,寻找敌*部署中的错漏之处。发现其薄弱之处后,即部署围歼作战。一般以偏师担负打援任务,主力部队突然袭击要围歼的目标,力求在较短的时间内取得决定性战果。

我们现在看解放战争时期所打的那些胜仗,很多时候都会觉得很轻松。可实际上在敌强我弱的大背景下,打那样的大仗是很不轻松的。

为什么要特别强调在短时间内解决呢?因为敌*的总体实力还是强,一旦开战就会有很多援*向战场开进,时间稍长解决不了的话,那就只能是撤围了。

这样的撤围战,其实本质上是消耗战,也算不上是败仗。但在当时我*物质条件较差的情况下,消耗战是打不起的。

所以在围歼国*大部队时,我们非常强调打突袭,尤其是打处于运动状态中的敌*。

前面所述,国*部队有比较充分的正规战经验,但我们也知道国*所打的正规战多是构筑阵地、等待对手来攻的阵地战,很少有国*部队具备强悍的机动能力和对攻作战能力。

这实际上是国*的组织能力较差的表现,因为一旦处于高速运动状态,其控制部队的能力就将大为下降。甚至在国*比较精锐的搜索部队中,都不敢把侦察兵撒得太远,怕兵员直接溜走。

而国*的这个弱点,恰恰是我*的优点。我*在抗战中锻炼出了极强的小部队作战能力,即便是小分队都有主动作战能力,在实战中既能把部队撒出去打,也能重新聚回来。而且我们还具有打近战和打夜战的优势,这是令国*部队很头疼的情况。

以年1月初的鲁南战役为例,国*的整编第26师及第1快速纵队摆在最前面,由于天气因素其既未能进攻,也没有收缩。

待我*部队开始围攻该敌时,它就出现了非常混乱的局面。师长马励武没有跟战斗部队在一起,各旅团长忙着打牌消遣,遭到突袭后掌握不住部队。步兵一个劲儿请求战车部队支援,战车部队既瞧不起步兵,又怕遭到损失,也畏缩不前。

最终整编第26师及第1快速纵队选择突围而走,这一突围可就乱套了,在运动状态的国*是最好打的。结果所谓的美械精锐被华东我*追了个七零八落,最先进的美式毫米榴弹炮和M3A3坦克,被缴获了一大片,直接促成了随后华东野战*特种兵纵队的组建基础。

一个月后的莱芜战役,同样也是如此,国*第73*及46*(整编第46师)在遭到打击后,也没能掌握住部队(当然有韩练成将*的因素),实际是既没有防住,也没有跑掉,在一片混乱中就被打崩了。

这两次战役,都是对国**级以上重兵集团的围歼战,国*被歼都是五六万人的级别,而华东我*付出的代价均是人左右,战损比达到了1比7。

这样的仗在国*方面看来也是非常憋屈的,王耀武在莱芜战役后甚至还骂道:五万多人,三天就被消灭光,就是放五万头猪叫共*抓,三天也抓不完。

当然,王耀武也别指着人家李仙洲的鼻子骂。在随后围歼其老部队、国*“五大主力”之首的整编第74师时,其实华野也没有给该部更多的防守机会。

表面上看孟良崮战役是山地攻坚战,但实际上整编第74师在该地并未有什么坚固的防御工事,甚至说从上到下对孟良崮的地理情况都极不熟悉。

我们之前多次说过,整编第74师师长张灵甫的实际指挥能力比较低,他要是当个团长、营长,那还没太大问题。但一旦指挥师级以上部队,又没有指挥能力更强的上级所节制的话,就要出问题了。

在抗战时期,王耀武不管后来高居何职,实际都是第74*的真正指挥者,张灵甫即便是在师长职位上也无需考虑太多,只要执行命令就行了。

待到张灵甫升任*级的整编师师长,他本人既没有实际指挥此类部队的能力,又没有王耀武这样的人节制,反倒是对其上峰和同僚各有不满,那在部署上就会出问题。

比如在孟良崮战役时,垛庄只放个人力输送团,没考虑战斗部队护卫后方的问题;而对战区的地理情况也一无所知,孟良崮附近地形如何、水源如何、道路如何,几乎全然不知。

一个*级指挥官,要是连战场地形和自己的后路都不防卫,这指挥能力能强到哪里去呢?

而在遭到华野围攻之后,张灵甫也比马励武和李仙洲强不了多少,也是掌握不住部队,无法做到抢占阵地、节节抗击,反倒是站不住阵脚,被挤到了孟良崮上。

这时候才发现后勤基地被端了,孟良崮上水少且做不了坚固工事。都到这一步了,张灵甫还在考虑骡马辎重突围损失太大,而拒绝了*百韬的突围建议。

结果这个号称是五大主力之首的王牌部队,在短短三天时间内即被全歼了。

以整编第74师的实力,面对华野数倍部队的围攻,当然也是坚持不住的。但关键点在时间,因为国*在战区附近的兵力很多,只要时间稍长拿不下,那我们就只能撤围。

可从华野开始进攻到全歼,只用了三天时间,国*那些援*在接到命令后可能只有一两天时间,加上动员出动,那也不可能在这么短时间内就飞到孟良崮。

孟良崮战役后,对国*各部的触动极大,因为这代表任何一支国*主力部队都有可能被围歼。但要说到办法,那也是有的,就是摆出“刺猬阵”来。这个战术,要属胡琏的整编第11师最为拿手。

整编第11师就是之前的第18*,是陈诚土木系的看家老底,也是国*五大主力中唯一一个资历较老的王牌。

在解放战争初期,该部就曾与晋冀鲁豫部队交手,丢掉了整编第11旅32团的大部。这一仗,对敌我两*的触动都很大。

我*认为国*精锐部队的防守作战还是挺有一套的,而整编第11师则认为我*的进攻作战能力不容小觑。

随后整编第11师在宿北作战,眼看着整编第69师戴之奇部被歼灭,自己触动也很大。随后的几场歼灭战,整编第11师往往作为援*出现,其考虑的往往不是救援成功,而是如何避免自己被围歼。

因此整编第11师但凡是到一地驻扎,便立即就地挖掘防御工事,使得本部驻地变成一个庞大的刺猬阵,时刻处于战备防守状态。

该部当时有数万人之众,且是国*的精锐部队,武器装备也很好。在正常的攻防作战中,我*只有在具有数倍的兵力、火力优势基础上,还要以较长的时间和代价才能歼灭该敌。

但当时的情况是,国*部队不止这么一个整编第11师,只要该部在短时间内能够守住,后续就有部队来援,这时候围歼战就不能得手了。

年7月的南麻战役就是这种情况,华野内线4个纵队试图围歼该敌,就遇到了短期内难以攻坚得手,而敌援*又已近迫而不得不撤出的情况。

粟裕后来总结南麻战役没有打好时提了三个原因:

第一条,主要是认为部队当时过于乐观,产生了轻敌情绪,对当面的情况估计不足,胃口有点太大。

第二条则是强调整编第11师的工事构筑多,在一个村子里往往就有三四百个地堡,南麻周围有一两千个地堡,而我们对打地堡的经验不足,拖长了时间。同时打援部队一定要得力,不能堵不住敌人的援*。

第三条也谈到了天气气候的因素,部队被山雨阻隔,耽误了时间,同时弹药受潮,严重影响了火力发挥。

整编第11师在南麻的经验,其实迅速在国*中推广开了,到年初粟裕总结作战经验时提到:

国*的守备技术加强了,筑工效率提高了(每班三个小时即可完成一个地堡,四至五小时全盘工事大体能完成)。如不在敌占三小时以内发起战斗,则每战需攻坚。今后敌完全转入守势,则其工事将更强。部队之攻坚技术(坑道爆破)和增加攻坚炮火,实为急需,否则伤亡大而收效少。

所以对敌重兵集团打围歼战,首要在于突袭,最好是在运动中或敌立足未稳状态下对其进行重大、连续、彻底的打击。在敌尚未能展开兵力、实现固守前,即有效歼敌。

在淮海战役的初期,我*对敌人重兵集团进行攻击时,其实就是这个策略。

只不过当时战场之上有大量旧工事遗存,同时国*仅剩的那些王牌部队攻防转换也很快,因此待其驻留后,后续的仗还是打成了阵地攻坚战。

这样的仗是要耗费更多时间、兵力的,而且必须要在火力的有效支援下才可奏效。因此,我们看淮海战役中的我*伤亡,其实是三大战役中最大的。

但是由于我参战部队在大决战中打出了有我无敌的气势,实际上在各个战场上都最终兜住了敌人,还能稳住阵脚逐步攻坚,最终还是吃掉了*百韬、*维这些硬骨头。

当把其主力部队打垮后,剩下的那些兵力虽然人数可能不少,但实际摆不出什么“刺猬阵”,而是逐步陷于崩溃。当一支*队彻底崩溃之际,则又是一轮收割战果的机会,杜聿明集团的最后被歼就属于此种。

1
查看完整版本: 数万人的重兵集团,为何摆出刺猬阵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