刺猬皮

首页 » 常识 » 预防 » 骑上英国铁壳踏板RAGP150是一种怎样
TUhjnbcbe - 2023/3/23 14:07:00
北京中科医院是怎么样 http://m.39.net/pf/a_5131646.html

英国人对自己本国的品牌有一种根植于骨子里的傲骄和偏爱,因此在他们国宝级的影片中只能看到英国车。去年观影邦德新片《无暇赴死》,片中除了历任邦德的御用座驾凯旋之外,我还在影片里看到了另一台精巧的复古踏板车——GT,它是英国RA(RoyalAlloy)早期的风冷化油器车型,未引进到国内。

RA踏板车并非网上传言所说是买了个国外牌子然后在国内代工生产,而是地地道道在泰国生产的、有3C认证、有原产地证明、可以享受泰产免进口关税*策的大贸车。它也不仅仅只是作为一个电影道具出现在《无暇赴死》中,更是被当作英国摩登时代符号之一,给当代喜欢复古喜欢MOD文化的年轻人一个传承经典的选择。

近期我就机缘巧合白嫖到一台英国RA踏板,确实有点刷新以前对踏板车的印象。

按惯例还是先简要概括一下优缺点。

优点:

震动低,怠速时抖动大,但只要一骑起来震动立即消失,而且震动抑制很好。

前后双减震,支撑性好。

前后双通道ABS,刹车良心又好用。

非铺装路面的通过性非常好。

轴距短,车把短平,利于灵活操控。

车身固定处用了很多十字螺丝,非常方便拆卸。

缺点:

重心偏高,大风天气的高速行驶不算稳。

铁把、铁架、铁壳,遇到大的颠簸时会咯噔一下,人能从车座上颠得跳起来。

座高比较高、宽,车身宽,落脚需要适应。

没有座桶,置物空间不大,得自己加装箱子。

动力上采用的是单缸风冷四气门卧缸发动机,实际排量为cc,11:1的压缩比,最大功率9.8/,最大扭矩12/。电镀边盖上用浮雕状RA标志告诉大家,这是一台RA自主研发的原装进口芯。

实际试驾中,这台车起步平顺,轻微逗油它会产生较为柔和的动力反馈,但是车不窜;如果持续开油会出现明显响应,车辆开始产生比较强烈的加速,只要右手不松劲,车就一直拽着人往前跑;油门逐渐到底,高压缩比和高转速带来的拉扯体验,令人对这个的动力表现刮目相看。

转左右达到最大功率峰值,实测极速表显,GPS时速95km/h,到这里已经达到动力极限,还想要更高速度基本只能靠下坡路去悠起来了。

在高速行驶时车身稳定,没有飘忽打晃现象,但风力较大的天气中由于车辆重心偏高不是太稳定,不宜长时间极速行驶。

车辆只在怠速状态下存在比较大的抖动,只要起步跑起来,无论低速或高速行驶,震动抑制都非常棒,极速行驶也没有大的震动感。这点得到了我和另外两位小伙伴的一致好评,其中一位伙伴可以说是阅踏板无数,用他的话说这是他骑过的所有踏板车里震动控制得最好的。

低扭数据虽不抢眼也没法跟拉力车比,但在非铺装硬实土路上和松软土地上,它都不用干吼,只要稳住油门持续推油,车都能顺利驶过,而且行驶在硬土乡道上的表现与柏油路面无异,因此对这个车型来说低扭足够用甚至有富余。

04:29

不过这种管状框架式车身和几乎全铁皮包裹,它的韧性和弹性低、缓冲不足,在快速行驶中遇到不平整的路面时,颠簸中比塑料壳踏板车发出的响声大,所以长时间高速驾驶没问题,但长时间的不平整路段不是它的最佳使用场景。

02:17

先天基因就注定它不是一个代步通勤用途的小车,第一眼印象自然和大部分踏板都不同,流畅简洁的线条,几乎全金属的圆润车身,采用大量铁壳覆盖件,透露出设计者想赋予它超越实用功能以外的内涵,例如复古、时尚的感觉,它想要的评价不是让人见到时随便给出一句“挺好看”的敷衍之词,而是想要让它被人专门注意到和引起围观,赢得一句由心而发的“真特别!”

整体视觉上,通过前泥瓦、脚踏板和座垫下面的腰线,形成了一组规整的水平线,与脚踏板一体连接的前挡板做了前凸弧形,与座垫下方前倾式的子弹头曲线形成呼应,让整车即使在静止时,从侧面看起来也具有明显的前进姿态。

薄薄的金属前挡风板弯成漂亮的弧度连接着脚踏板,这是RA区别于市售所有踏板车的设计亮点,也是复古爱好者们特别钟爱的经典元素。

外观向来没有绝对统一的标准,我也不能简单粗暴地去定义它是美或丑,但从个人喜好来说,不难看,而且非常酷。所以既然它已经是这样了,我就接受,并试着从现有的设计上寻找优点。

这样的前挡风板设计不仅很特别,而且造就了更宽敞的腿部空间或者说踏板置物空间。

它的前置物箱不是裸露和切分成两块的,而是一个整体,能比其它大众化的通路踏板车多放不少东西。

置物箱中设置了两个单独的储物格(详见动图所示),我在一个格中放了行驶证和驾驶证,另一格中放了两部手机,都还有富余空间。不过置物格内壁都不带软质的衬垫,如果收纳娇气物品,最好自己加装一层有抗震保护作用的薄衬。

前置物箱内右上方设有一个USB快充接口,虽然是藏在箱体内部,却给多加了一个防水盖,这个态度分必须加分。

钥匙门旁边是个同材质的钢质挂钩,比一般小踏板的前挂钩更大气、更结实。

前脸上半部分最明显位置设有三块醒目的金属标牌,明确宣告这款车是RA的GP。前柱的一半像个鼻梁一样突出于前脸外的正中央,另一半巧妙地隐藏在前置物箱内部。

六边形大灯和猪鼻子似的前嘴,在圆润中稍显棱角。

全车采用LED照明,前大灯和后尾灯设置为长明灯,打开钥匙门即同时亮起,前大灯加有一道RA完整名称的半透明装饰条;前、后转向灯巧妙地镶嵌在车身外壳中,表达着化繁为简的设计理念。

这个猪鼻子似的前嘴更像是一种造型装饰,里面只藏着一片喇叭,鸣笛的声音通过前嘴内部空腔有放大作用,但本质上它只是为了增加复古的感觉而设。

前大灯虽为LED,但照明效果远超出预想的好。近光铺路范围宽,远光实测竟然能达到多米,如果不是前面很远处的那堵墙挡住,还能再照到更远。

车把和仪表做得非常整,车把很窄或者说是很短小,它的优点是整个车把的握持感很好,带着若干横向防滑条,转向操作非常方便,尤其玩金卡纳的人会有比较深的体会,它很适合打死把;缺点是车把偏低、手部落点低,另外左手按键离手有点远,每次按的时候都稍微有点够得慌。

左手把是左右转向、喇叭、超车灯+远光灯按键,右手把是点火启动、故障双闪灯按键,右手把中间还预留了一个按键位给日后可能加装的电子设备。钢质平衡端子、铝合金刹车拉杆,功能上完全满足,做工上亦没有瑕疵、没有毛刺、接缝密合,几乎挑不出毛病,两边还各给一个RA的凸印LOGO,算是足够精致。

车头这部分的覆盖件采用塑料材质,单色数字液晶仪表嵌在其中,接缝处细致严密,首先在视觉观感上极尽协调,其次是显示的信息简单实用,不像现在很多国产车的TFT仪表,不管有用没用先给你堆上一大堆有的没的。

这小车就是给你最常用的几个主要信息——时速,转速,总里程,油量,电量,其他几个指示灯放在主屏下方。足够了!真是少一分嫌瘦,多一分嫌肥,不是我崇洋媚外,这点我特别认可老外的造车理念。

高位的前泥瓦呈水平状探出,跟前轮保持着比较远的距离,给颠簸路况预留出了弹跳空间。为了减轻重量、保持韧性,同时也能一定程度达到缓震效果,这一部分没跟车身采用同样的金属材质,但表面漆水却处理成与主车身一样、在视觉上几乎可以乱真的金属感。

后轮近一半被包裹在车身覆盖件里面,后行李架、尾灯、后转向灯和后泥瓦得到一体化的简化。凭心而论,这个解决方案很棒,减少了支楞八岔的连接件也就降低了震动和异响的几率。

前踏板大体上保持了平踏板的风格,不过由于正中藏有一道纵向贯穿踏板的车架主梁,它的存在令前踏板中间凸起了一个半圆柱体。假如把踏板高度提高到半圆柱的水平面上,让车架完全藏进踏板下方,就能获得一个真正完全平面的前踏板,更大地提高车辆的实用性。

然而看过底盘之后发现这道纵向梁柱的厚度超出预想,因此踏板的平面位置就选择了上下居中的位置,否则提高踏板平面高度,意味着骑车行驶中的落脚点更高,驾驶者下半身大概率会比目前感觉局促甚至窝得慌,加之这台车的车把偏低,如果脚部位置又偏高的话,肯定不太符合人体工学的合理性。

铝合金的隐藏式后脚踏杆,往里一按即可弹出,再按一次便可收回。搁脚面长度和宽度适中,落脚舒适。

12V的电瓶独立藏在前座垫下方的这块格栅板子里,检修更换时不必开座垫,从外面拆卸也非常便捷。

前后轮均采用真空的倍耐力天使胎,前/70-12,后/70-12。这个胎型在倍耐力的产品线里属于城市通勤和全天候全方位的高性能旅跑胎,除了耐磨耗程度高、灵活舒适,同时具备优秀的湿地操控性。

在实际骑行感受上这套轮胎超级靠谱,压弯是一点不含糊的,抓地力强,蛇形S桩和左右翻身弯反应灵敏轻快,急刹时它的摩擦力也够大;而在比较平坦的硬实土路和布满芦苇根的土路上,原以为它可能会打滑跑不起来,没想到的是特别稳,稳得如同在跑柏油路面一样,从没滑过也没空挠过,可见这个“全方位旅跑胎”并非浪得虚名。

除了轮胎给力,制动效果方面也归功于舍得给出博世双通道ABS,前后刹车均采用mm单碟盘,前刹车搭配单向双活塞卡钳,后刹车搭配单向单活塞卡钳,在级别的踏板车里这个配置算很良心。

实际测试中后刹稍捏就有,前刹需要下手重一些,ABS作用出现在重捏刹车拉杆的50~60%手力时,ABS一旦介入时能明显感觉得到,入弯前或弯中应对紧急重刹再连续出弯能一气呵成心里不虚。

前后采用双减震器,前双液压预加载可调减震器,后双可预紧力液压减震器。

这个前减震是个很特别的设计,借鉴了经典连杆式结构,为了实现操控性的与时俱进,增加了防倾杆和预载可调功能,相对来说结构复杂、连接点多、重量也大,功能上的缺点多于优点,因此出现在早期的复古车上是正常的,但后来普遍被直筒减震器取代了。

有种传说,说是这种双杆结构能让车的左右转向和上下减震分别起作用,既不影响转向,又能同时面对应付各种复杂地形。该怎么理解呢?也许是吧,但我不敢确定这车好骑真是就靠这个减震做到的。

实际驾驶感受上。前后减震确实对过弯和低倾角的支撑力很强,铺装路面和非铺装路面上的小颠簸都能消化,没有特别明显硬颠的感觉,但直线行驶中遇到的减速带、大颠簸以及非铺装路面的沟沟坎坎,它是能直接咯噔一下把人弹起来的。

总之前/后减震都偏硬朗,特别是遇到大颠时更显硬得刻骨铭心,倒是跟这种铁壳车的风格比较符合,适应以后不是不能忍,而且掌握它的特点以后,针对不同路况只要提前减速,这减震偏硬就不是太大问题了,它的调教风格本就如此,而且看它同门的和踏板就能知道,RA对这个减震没打算改。

因此这种双管的前减震设计,如果非要找优点的话可能就只有一个——复古,好看,它就是想让自己跟别的踏板不一样,为了显得更特别于是故意保留下来双筒方案,坚决不换单直筒的减震器。

这台车的mm离地间隙在众多同级别的踏板车里算是相当高的,常规路面自不必多说,重点是非铺装路况的通过性能优于大部分同级别踏板车,虽然它会比较颠、减震行程一般,但很多ADV甚至越野车跑的路况,它也都能不吃力地轻松通过。实测中,我跑了很多包括急上坡、急下坡和沟壑纵横的各种土路,竟然一次都没磕底,所以就算绑上一定负重,我相信它也能胜任类似摩旅的多种复杂路况条件。

除了侧支,GP还提供了大撑,方便长时间驻车和检修保养。侧支的角度很合理,但位置有点靠后,如果能再往前一点就更方便停车时的盲支了。侧支的落下和弹起力度也跟减震一样走硬朗风格,弹簧拉的劲和声音反馈都很大。同时提供侧支熄火保护功能,点火时须先挑起侧支同时捏住刹车才能点火,一旦落下侧支则车辆立即自动熄火。

大撑角度合理,常规的压弯、定心圆都不会跟地面发生摩擦,起落也比较省力。

车座高度mm,前后座分体,乘坐空间相对各自独立。座垫前部形状也与车头的猪嘴相仿,视觉风格统一,因此没做太大的收窄考虑,以我身高举例,坐上时只能双脚前脚掌落地,想要全脚掌落地是很困难的,不过无妨。

座垫采用真皮+毛毛虫缝线,填充物扎实偏硬,能避免时间久了皮质出现皱褶。

抱歉令大家失望了,揭开前座垫后发现,车座下方并没有储物座桶,想象中的传统置物空间几乎被油箱占满。很有趣的一个体验是,前座垫下面装有6个软吸盘,稍微用力就能直接掀起(伴随着6个吸盘同时叭啦叭啦脱离的声音),一盖上它们就自动吸住油箱上面的金属壳。

全金属油箱的标定容量是10.5L,油箱盖的锁芯和车辆共用同一把开锁钥匙,这个注油品加注汽油时特别方便。

电镀后货架为了与车身流线统一,没有采用水平货架,而是贴着车身尾部做成下斜状,不难看,使用上也没发现什么不便,水平货架能做到的它也都能,而且看上去颇有特点。

按友情提示的标签上所说,这个后货架的承重量不要超过5kg,如果想扩大置物能力,只能拆掉后货架,利用底座上的四颗螺丝,换成一个后置物箱。

总结:

在网上看到过一张关于RAGP的宣传图片,便先入为主地误以为,这款小车应该也和标致姜戈一样是卖版花的。

之后刚摸到这台小铁壳时本想先看完外观,但还总是会习惯性地切入实用角度去打量它,如果真拿实用标准来衡量,它肯定得不到高分,但综合下来也不算太弱,至少不至于沦为垫底的那个。

至于它的可玩性,刚开始我对这么一辆踏板的性能不以为然,甚至初上手时不是很习惯,但玩了几天越来越喜欢,它独特的个性和调教、阳刚而不失内涵的外观设计、低调内敛的排气声浪,能由外至内带给人双向的满足感,最重要的是骑它耍的那份快乐,比其他小踏板来得强烈。

这款车最适合对标的是Vespa冲刺,如果让我在两车之间必须做个选择,我肯定没什么犹豫就直接选RA,因为从极简角度到整体造型,我都更中意RA,包括你只要对两款车都坐上去1分钟,低头看看仪表,一比较,自然高下立判,冲刺的仪表实在太繁复了。

我并不是说冲刺不好,它也很好,但它元的价格有点贵,所以更适合那些和它有缘的人;都说字如其人、车如其人,对我这种从小到大特立独行的人来说,如果抛开实用主义不谈,纯粹只为任性一次,那么RA肯定是我的菜,27元买一款纯进口免购置税的铁壳踏板,能接受,还更符合我的个性。虽然我不是MOD文化的追随者,但这款打着MOD标签的英国小铁壳,却让我对MOD开始兼容并愿意多去了解一下。

附GP配置表:

1
查看完整版本: 骑上英国铁壳踏板RAGP150是一种怎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