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单元《语文园地》
1.读句子,根据拼音写词语。
当老师xuānbù(宣布)我们班获得运动会第一名的时候,教室里fèiténg(沸腾)了。每个人的脸上都洋溢着胜利的xǐyuè(喜悦),就连一向沉默寡言的小强,此时也高喊:“同学们,只要我们团结yīzhì(一致),就能战胜一切对手!”
2.仿照教科书第33页“词句段运用”第2题中的句子,按要求各写一句。
(1)用其他词语代替“说”:
示例1:(她指着洋娃娃对妈妈撒娇:“我就想要那个!”)
示例2:他无情地回绝了我:“这样的事情,我不能做!”
(2)不用与“说”有关的词语:
示例1:(“小明,等会儿来我办公室一趟。”老师愤愤地走出了教室。)
示例2:她回过头来,狠狠地瞪了我一眼:“我知道,我的书又是你拿走的。”
3.根据教科书第34页“书写提示”中的要求完成书写作品。
七律长征
红*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
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
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
更喜岷山千里雪,三*过后尽开颜。
4、读一读,填一填。(填序号)
①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②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
③祖宗疆土,当以死守,不可以尺寸与人
④位卑未敢忘忧国
(1)为了新中国的发展,周恩来总理呕心沥血、日夜操劳,直到生命的最后一刻。真可谓(“①”)。
(2)作为新时代的一员,我们要以天下为已任,牢记“(④)”的古训,用青春和热血来报效伟大的祖国。
(3)钓鱼岛历来就是中国的领土,决不允许别国侵占,正如宋代抗金名臣李纲所说:“(③)”。
5.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大雪山
佚名
大雪山在四川省的西部。那里没有人烟,没有花草树木,连条小路也没有。一年四季,山上都盖着厚厚的雪。夏天,别的地方热得摇蒲扇,大雪山上还是白雪纷飞,寒风刺骨。
红*从江西出发,已经走了八个月了。他们衣服穿破了,草鞋穿烂了,这样冷的雪山,怎么过得去呢?但是,任何困难也挡不住英雄的红*。为了北上抗日,为了打倒反对派,红*要跟凶恶的敌人作战,也要跟恶劣的自然环境作战。红*要征服大雪山,越过大雪山。
大队人马来到大雪山脚下,战士们把能穿的全都穿上了。有毯子的就把毯子裹在身上,有油布的就把油布披在头上。有的战士找到些布片和枯草,绑在脚上,当作棉鞋;有的战士找到一张羊皮,披在身上,当作大衣。
上山以前,每个战士都喝一碗辣椒汤。辣椒汤能刺激血液循环,使身体发热,以抵御山上的寒风。
红*开始翻越大雪山了,一个接一个,一队接一队,出现在白茫茫的大雪山上。
风卷着雪花,万马奔腾似的,从山顶上呼啸而来,把战士们吹得摇摇摆摆,站不住脚。乌云带来了冰雹,打在炊事员挑的洋铁桶上,丁丁当当地响。冰雹刚过去,大雨又来了,冰凉的雨水淋湿了衣裳,还直往领子里灌,弄得战士们浑身是水。英雄的红*踏着没膝的积雪,一步一步向山顶前进。
越接近山顶,气温越低,空气越稀薄,呼吸越困难。许多战士冻得嘴唇发白,牙齿咯咯地响。他们年轻的扶着年老的,身强的扶着体弱的,男的拉着女的,小*们拉着马尾巴。走啊!走啊!越过大雪山,就是胜利!
红*的宣传队大部分是年轻力壮的小伙子。他们站在半山腰,敲着锣,打着鼓,挥着红旗,鼓动大家前进。
几万红*跟着红旗,跟着毛主席,在白茫茫的雪山上前进。他们从早晨到中午,从中午到*昏,前进,前进,终于翻过了第一座大雪山——夹金山。
(选自《在古观象台上——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语文第六册自读课本》有改动)
(1)短文第3自然段中,哪些语句是人物群体描写?哪些语句是个体描写?请分别用”——”和”~”画出来。
人物群体描写:大队人马来到大雪山脚下,战士们把能穿的全都穿上了。
个体描写:有毯子的就把毯子裹在身上,有油布的就把油布披在头上。有的战士找到些布片和枯草,绑在脚上,当作棉鞋;有的战士找到一张羊皮,披在身上,当作大衣。
(2)红*翻越大雪山时的哪一个场面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请摘录相关的句子,并写一写你的体会。
摘录:他们年轻的扶着年老的,身强的扶着体弱的,男的拉着女的,小*们拉着马尾巴。
我的体会:运用排比句式,强调了红*爬雪山时环境和条件的艰苦,刻画了红*战士不畏艰难,互帮互助的精神。
(3)这篇短文让人想起毛泽东《七律·长征》中的诗句“红*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两者都体现了红*战士(英勇顽强,不怕困难,不怕牺牲的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