刺猬皮

首页 » 常识 » 预防 » 会说话把话说到心里去要么全神贯注,
TUhjnbcbe - 2022/9/23 10:57:00

第二部分

“在我看来,一家好公司……应该是由聪明、见多识广的员工组成的,他们之间的沟通非常频繁。这才是我所认为的好公司。”

“你错了。”他温柔地反驳,“那不该被称为好公司,那是最好的公司。”

——简·奥斯汀《劝导》(Persuasion)

接下来的章节将着重讲解我亲自实践过的一些具体交谈策略,它们能帮你立刻提升日常交谈水平。我所说的“立刻”不表示你看完这本书就会突然变成一个谈话高手。在多数情况下,要想把书里的这些法则真正在交谈中应用自如,你必须彻底摒弃长久以来在交谈中养成的各种坏习惯。而这需要花费相当长的时间才能做到。

虽然我练习这些技巧已经很多年了,但是一不小心也会“旧病复发”。“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坏习惯很难改变。所以,我希望大家对自己耐心一点。先从一项简单的技巧入手——从你觉得最容易掌握的地方开始是比较聪明的做法。你是否在交谈中很难保持专注?是不是很容易感觉无聊或分心?是不是总忍不住一心多用?那么请翻到第6章,学习怎么在交谈中提升自己的专注力。当你觉得已经可以做到专注于交谈,那就继续翻开另一章学习另一种技能吧。记住最重要的一点,一定要循序渐进。

我想从一开始就明确本书的主旨,在书里我所提到的“交谈”都是指真正意义上的谈话,很多日常生活中的简单交流不在我讨论的范围内。无论是在职场还是在家里,我们都会有一些简短的、有明确指向意义的对话,而那些是不需要加入太多情绪、音调和表情的。比如,如果你只是要告诉别人自己想看什么电影或是教同事登录邮箱这类对话,就完全不用担心之前讨论的那些问题。

本书要讨论的交谈是比日常对话更复杂,也更容易出错的那些谈话。如果你试图把所有对话都变成深入探讨和思想交流,我保证你一定会很累的。大家要学会根据不同场合,随机应变地使用学到的技巧。如果你在给其他人做培训,那么一直自己在讲话可能不算是问题。如果你正在给别人上思想教育课,即便口吻有些说教的味道,可能大家也觉得这是理所应当的,尽管我通常不太赞成说教的方式。

此外,在书里我经常会用自己在访谈中的经验教训作为案例来说明如何正确应用各种交谈技巧。我对交谈的研究最初是源于自己想成为更好的采访者的心愿。可能你会觉得那些案例对你不太适用,因为访谈和交谈还是有区别的。但我认为,从本质上说,能和人交谈正是访谈的核心所在。

在整个研究过程中,最让我吃惊的是,在播音室里适用的交谈技巧应用到咖啡厅也同样有效。这些技巧可以应用到很多其他场合,比如:办公室、健身房,或是孩子的幼儿园。如果你正好是记者或者招聘官,正好需要做很多访谈或面试的话,那么这些技巧会让你如虎添翼。相比较而言,你们学会这些交谈技巧后可能比我更有优势,因为大多数人的交谈不像电台节目有时间限制,所以不需要费尽心思让自己的话变得极其简练。

还有一件事必须牢记:每次谈话都是不一样的,不要重复你之前讲过的谈话。我不会教你们具体的话术,比如在交谈中重复使用哪些特定的词或说法让你的话更加流畅之类。世界上不存在像万能钥匙一样的语言。

不过,我发现最好的交谈总是发生在我完全专注其中并且真诚面对的情境下。比如,我和同事有次在谈关于播音室设备更新的事。当他开始说起设备定价和运送日期这些细节的时候,我走神了。于是,我说:“哇哦!可能我咖啡喝得不够多,不过我在很努力地跟上你的节奏。我们能再回到什么时候安装设备那个部分吗?我的脑子好像只转到那里就卡住了。”

我的这个办法很奏效。他笑了,我也笑了。然后,我们又从头说起,谈话回到了正轨。这种方法也许对你来说不一定有效,因为这可能不是你平常说话的方式。我希望大家在交谈中能诚实、真诚地去回应别人,这才是彼此交流的最佳途径。

在我们开始讲这些交谈法则之前,还有最后一件事要说。请记住:规则不是全部,永远都会有例外。在有些情况下,说出自己的故事作为参考很有意义;而在有些场合可以问很复杂的问题,也有些场合可以对名字、日期或者其他“多如牛毛”的细节盘根问底;还有些时候,在谈话中插入一段自己去邮局遇见的趣事调剂一下气氛,会显得恰到好处。

本书是我长达5年的研究成果。我从那些这个研究领域的资深专家那里搜集最可靠的信息,并在此基础上根据自己的经验加入了一些个人见解。而读者,你们的观察结论会是组成这个三角形的另外一条边。把自己的实际情况考虑在内非常重要,但同时也得非常警惕不要让个人经验完全凌驾于主流的专业意见之上。(等你们读完第7章就会了解,人类的大脑多么善于自欺,就会明白为什么我推荐多层验证。)

我觉得遵循本书的建议让我能更好地与人交谈,跟别人建立更深刻的连接,缔造更丰富的人际关系。我希望这些也能给你的人生带来非比寻常的影响。

要么全神贯注,要么不要开始交谈

大家都知道什么是注意力。吸引我们注意力的事物会占据我们的大脑,显得格外清晰和生动,即使同时面对好几个对象或纷杂的思绪,它也能从中脱颖而出。

——威廉·詹姆斯(美国心理学家)

如果你觉得同时做两件事更有效率,那么你错了。实际情况跟人们的普遍观点正相反,人类其实根本做不到一心多用。

“多任务”的概念从来都不适用于人类。这个概念最早是用来形容一台电脑可以同时运行多个软件程序的,但人脑系统的运行方式跟电脑不同。我们一次只能专注于一件事。

我知道很多人都自认为能一心多用,我以前也这么想。尤其当你看过快餐店厨师、急诊室护士,或是中学老师的工作状态,可能会觉得这完全可能做到。不过,麻省理工学院的神经科学家厄尔·米勒说过:“大脑非常善于自我欺骗。当我们认为自己能够胜任多任务时,实际上只是在快速切换注意力。而大脑没有对切换对象和同时进行做出分辨,使得我们相信自己可以同时处理两件事。可悲的是,出于这种自信,很多人会做出危险的事,比如一边开车一边发信息。

我们无法同时做两件事,尤其是需要占用大脑同一区域的两件事。我们不能一边打电话一边发邮件,因为我们的左脑没法同时应付两项任务。根据米勒的解释:“这是因为这两项任务都要用到话语和语言来进行交流,所以两者并行存在很大冲突。”这种冲突就是所谓的分心。

同理:你不能一边跟同事聊天,一边浏览脸书动态;或是一边跟汽车修理工说话,一边在平板电脑上查变速器的价格。我因为分心而烧糊饭菜的次数简直数不清,比如一边煮饭一边跟儿子说话,或者一边煮饭一边看电影。

尽管如此,尝试多任务却能让大脑感觉非常享受。脑神经学家丹尼尔·J.列维京说,从一个行为快速切换到另一个行为的过程“实际上会奖励注意力不集中和持续寻找外界刺激的行为,形成一种多巴胺上瘾反馈回路”。可是最终,我们会为获得那种多巴胺快感付出很大代价。因为快速连续的注意力切换会刺激神经,刺激皮质醇和肾上腺素分泌,这两种激素会“导致大脑过度兴奋,造成精神涣散和思维混乱”

这就意味着,当你因为一心多用而感觉特别高效的时候,你的思维实际上正变得涣散、无重点,而且你会对自身认知能力所受的负面影响毫无觉察。皮质醇和肾上腺素还会导致压力感,使人焦虑。所以,当尝试同时做3件事情时,我们会非常亢奋,然而,一旦完成,就会觉得烦躁、坐立不安。而且在这个过程中,认知能力是被压制的,我们极有可能匆忙之中弄砸了一些事而不自知,其实我们真的有理由为此感到不安。

因此,你如果想要进行一次卓有成效的谈话,必须全神贯注。我知道这很难,因为社会普遍认为能胜任多项任务是能力的体现,而且让人分心的事情实在太多了。试想一下,当浏览网页的时候,你会同时打开多少个页面窗口?当要出门的时候,你会带上多少电子设备?至少有一部智能手机和一个平板电脑吧?如果要去开会,你会带上哪些东西?我在办公室召开的一次临时会议上,就看见一位同事同时带上了笔记本电脑、手机和平板电脑。会议开始前,她仔细地把这些设备都打开准备好,还停下来查看了一下戴在手腕上的智能手环。

这些设备会给我们一种幻觉,让我们感觉自己更有掌控力,能力变强了。它们还会让我们觉得自己消息灵通,无所不知。看起来科技让我们变得聪明了,对吗?我要遗憾地告诉大家:醒醒吧,这些掩盖不了那是幻觉的事实。心理学家格伦·威尔森研究发现:如果你正要集中精力去完成一个任务,这时却发现邮箱里有一封新邮件还没看,那么你此时的智商会比正常值降低10点。大脑的前额叶是帮我们决定任务优先度的器官,也负责执行大脑的决定,但非常容易被新事物吸引。它会让你十分想要打开那封邮件,看看上面到底写了什么。它会一直耗费精力去想那封未读邮件,从而导致你的认知能力降低。

手机短信可能比电子邮件对我们的影响更大,因为你甚至不需要打开它。很多手机会直接弹出你接收到的短信,不管你正在看什么,直接把消息显示在最上面一层。“再加上手机短信还包含了一种社交期待,如果发出去的信息没有得到回复,会让发消息的人有受辱的感觉。”丹尼尔·J.列维京在《卫报》专栏写道,“除此以外,你还会陷入一种怪圈:收到一条信息,会激活你的新奇感中枢;而回复以后,你会获得一种任务完成的成就感(哪怕15秒钟前这个任务对你来说还完全不存在)。”

每次完成这种任务,你的大脑边缘系统都会获得多巴胺奖励,它会兴奋地大叫:“还要!还要!我还要不要忘了你每读一条信息,大脑也会分泌一次皮质醇和肾上腺素。这些会让你的思维混乱,让你的神经系统受不了,感觉“我压力好大!我好焦虑”!整个过程就像恶性循环,让你情绪不好,工作表现欠佳。

我理解那种感觉,好像如果能同时

1
查看完整版本: 会说话把话说到心里去要么全神贯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