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理性,只不过是感情的武器。
——万维钢
”
九月的清晨醒来,发现微凉的秋风已习习吹来。满地落叶飘*,爽脆的枯叶奏响了萧瑟的乐章。尽管高照的艳阳试图用炙热的高温掩盖秋日的清爽,也挡不住午后四五点钟,在枝头树梢细缝处透出的一抹清凉。
挨坐在树旁,看剪碎的阳光透过树影洒落一地,初秋的宁静和谐尽收眼底。偷得浮生半日闲,换半分醉意半分惬。
在这个美好的午后,怎么可能没有书本在手边。
最近断断续续地读完三本书。三本看似毫不相关的书籍,偏偏在阅读之时,在多个作者的阐述当中,各种理论体系的论证之间,总能找到处处关联的蛛丝马迹。
我依旧耿耿于怀那句“看山是山、看山不是山、看山还是山”。懒惰如我,依旧没有去“百度一下”,只想在日日夜夜间,在字里行间自行领悟这其中的意味。
◆◆◆◆◆
以下是近段日子以来,读书的些许感悟:
把自己看淡一些,再淡一些
曾经好长一段时间我都沉溺于自己的思绪当中,认为自己的情绪需要被疏导、被理解,认为世界对我不公,甚至亏欠我一个答案。然而过分沉溺于自我的世界中,并没有让我找到最终答案,反而更加愤世嫉俗。
后来在《明智行动的艺术》中,我看到一个思维误区,正好解释了这种貌似自省的自我欺骗,正是“内省错觉”——我们无法通过纯粹的自我反省挖掘事实的真相。
首先,过分夸大自己对事情的影响,无疑是让自己陷入自我中心思维当中。没有任何一个单独的人能够完全主宰每一件事情的发展模式。生活中的每一件事情,都是一个个环环相扣的运行系统。孩子的成长关系到父母的教养模式,父母的教养模式又关系到彼此的原生家庭、身处的社交圈子,甚至是父母双方之间的相处模式。过分夸大了个人的影响,不仅会让自己陷入思维偏差之中,也间接地忽视了其他人对系统的影响力。
其次,我们要了解到大脑的录入模式。每日大脑需要处理大量的信息,包括我们听到的、看到的、想到的、闻到的,触摸到的,尽管大脑有亿个细胞,依然不足以储存这庞大的信息。
那么大脑是如何将事实编制成记忆的呢?聪明的大脑将这些信息加以分类,拼凑成一个内容紧凑、连贯且有因有果的故事。
从小写作文长大的我们都知道,故事含有虚构成分,大脑录入信息时,为了确保故事情节连贯,同样会添盐加醋。这就是为什么同一个事件会出现罗生门现象。你的记忆不一定是事实真相,无论再怎么重温现场,大脑只是在原有基础上,按照我们的意愿为原有记忆再添一笔。
如此看来,“自省”虽有利于梳理思绪,却也不能长期沉溺与此。我们需要从事件中习得失败的原因,从而对未来进行微调。这仅仅是策略性的自省,并非要把自己拽进无限愧疚和不甘之中。
试想,把自己看得太重要,认为事情全因自己而起,或者别人都亏欠了自己,是否也是对他人的付出的一种轻视?
和他人划清界限
前段时间大火的《小欢喜》,诉尽了广大父母的育儿辛酸,也挖开了父母界限感不足的伤疤。
母亲为了给孩子最好的读书环境,把家里的设计都改了一遍。为了让孩子有光明美好的将来,买学区房、读各种兴趣班、强迫孩子争取读上名校。可孩子不买账啊,为什么母亲要强迫自己读自己不喜欢的学校,为了那点儿教育理念,在家里吵翻了天。
孩子不懂父母的良苦用心,父母又着急又无奈。
在《被讨厌的勇气》的作者岸见一郎看来,这都是界限感不足所造成的隔阂。父母不懂得与孩子之间的界限感,认为孩子是自己生的,就该听自己的话;认为自己给孩子的就是康庄大道,丝毫不管这是否孩子的意愿。而孩子也背负着父母的期望匍匐前行。可那是父母的梦想,父母的期待,偏偏要由孩子来承担。
这样的后果是造成了角色的错位。孩子和父母之间,如同两只走得太近的刺猬,相爱的同时也在互相伤害。
除了父母和孩子之间的关系,日常里常见的伴侣之间、婆媳之间也同样存在着这种越界的行为。他作为伴侣就应该怎么怎么样;我这样对他是为了他好,他应该感谢我。
各式各样的强行施加,以爱为名的情感勒索,使得双方关系透不过气。而自身由于界限不清而过多地负担他人的期望、他人的怨气,同样会压垮一个自尊感弱的人。
我们都是独立的个体,有独立的思想、独立的人格和尊严,没有人一定要为别人负责任。而划定尊严圈,划清界限的最大好处,除了是为透不过气的关系减减压以外,更重要的是为自己减压。少一分压迫,多一分自由。力的作用是相互的,放过别人的同时,也是放过了自己。
记住那些特定的数字
10-10-10法则
当你要做一个决策的时候,你会想到什么?会想到这个决策成功或失败后会出现的情形?还有更多吗?
作家苏茜·韦尔奇开发了一款名为“10-10-10”的决策工具,协助我们将未来的自己代入当前的决策当中。在每一次需要作出选择之时,苏茜都会问自己,在10分钟/10个月/10年后,这个决策会得到什么样的结果?
这样的一种以未来为导向的思维方式,让人更理性地看待当前的决策。让10个月/10年后的自己告诉当前的自己在可变量出现后,可能出现的情形,远比简单直接思考决策成功或失败后的情形来得具体、更有可变性。
这个法则同样适用于情绪疏导。当陷入情绪危机时,我们可以回入潜意识当中,让10分钟前/后,10个月前/后,或者10年前/后的自己来告诉自己可能作出的选择和对策。10年前的我们也许对当前的问题不屑一顾,10年后的我们也许会觉得这只是人生中的一件小事。如此看来,眼前再大的问题,也不过是沧海一粟。
“史特金定律”中的90%
在上个世纪五六十年代,作为美国最高产的科幻小说家的泰德·史特金,总是要人手文学评论家关于“科幻小说90%都是垃圾”的评价。厌烦的史特金索性回应道:“你说得对,在所有已经出版的读物中,也同样有九成都是垃圾,任何门类都是如此。”这便成就了“史特金定律”。
试想想,我们日常阅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