刺猬皮

首页 » 常识 » 预防 » 年全国中考语文分类汇编文言文阅读
TUhjnbcbe - 2021/4/22 18:45:00
北京好的治疗白癜风的医院         https://wapjbk.39.net/yiyuanzaixian/bjzkbdfyy/
↑点击上方“王补平”免费订阅1.年江苏省镇江市中考语文真题(二)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9~12题。(13分)①玮①知秦州。西蕃犯塞,候骑报虏②将至,玮方饮啖自若。顷之,报虏去城数里,乃起贯戴③,以帛缠身,令数人引之,身停不动。上马出城,望见虏阵有僧奔马径往来于阵前检校,玮问左右曰:“彼布阵乃用僧耶?”对曰:“不然,此虏之贵人也。”玮问*中谁善射者,众言李超。玮即呼超指示之,曰:“汝能取彼否?”对曰:“愿得五十骑,可以取之。”玮以百骑与之,敕曰:“不获而返,当死。”遂进至虏阵前,骑左右开,超射之,一发而毙。于是,虏鸣笳而遁。玮以大*征之,虏众大败,出塞穷追,俘斩万计,改边凿濠。西边由是慑服,至今不敢犯塞,每言及玮,则加手于额,呼之为父④云。②玮在秦州,有士卒十余人,叛赴虏中。*吏来告,玮方与客弈棋,不应。*吏亟⑤言之,玮怒,叱之曰:“吾固遣之去,汝再三显言耶?”虏闻之,亟⑥归告其将,尽杀之。(选自宋·司马光《涑水记闻》,有删改)①玮:曹玮,北宋名将。②虏:指西蕃*。③贯戴:穿戴。④父:古代对男子的美称。⑤亟(qì):屡次。⑥亟(jí):同“急”。9.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4分)(1)顷之,报虏去城数里(2)令数人引之(3)玮以百骑与之(4)虏鸣笳而遁9.(1)一会儿(2)拉(3)给(4)逃跑10.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5分)(1)不然,此虏之贵人也。(2分)(2)吾固遣之去,汝再三显言耶?(3分)10.(1)不是这样,这个人是敌*的重要人物。(2)本来就是我派他们去的,难道你(一定要)反复说得这么明白吗?11.“玮方饮啖自若”这--细节是大将曹玮在突发事件面前的反应,在另--突发事件中类似的一个句子是:“。”(1分)11.玮方与客弈棋,不应12.结合具体事件,简要分析曹玮将*用了哪两个计谋。(3分)12.①下令射杀僧人,擒贼先擒王;②故意说假话,采用离间计,借刀杀叛徒。年江西省中考语文试卷(二)阅读下面的短文,完成第8-11题。(12分)秋七月,公主①尝衣贴绣铺翆襦②入宫中,太祖谓曰:“汝当以此与我,自今勿复为此饬③。”公主笑曰:“此所用翠羽几何?”太祖曰:“不然。主家服此,宫闱戚里必相效。京城翠羽价高,小民逐利,展转贩易,伤生浸广,实汝之由。汝生长富贵,当念惜福,岂可造此恶业之端?”主惭谢。主因侍坐,与皇后同言曰:“官家作天子日久,岂不能用*金装肩舆④,乘以出入。”太祖笑曰:“我以四海之富,宫殿悉以金银为饬,力亦可办。但念我为天下守财耳,岂可妄用?古称以一人治天下,不以天下奉一人。苟以自奉养为意,使天下之人何仰哉?当勿复言。(节选自《资治通鉴》)[注]①公主:太祖之女。②襦(rú):短袄,外套。③饬:装饰。④肩舆:指抬的小轿。8.下列句子朗读节奏划分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A.宫闱戚里/必相效B.屉转/贩易C.实汝/之由D.苟/以自奉养为意9.解释文中加点的词。(3分)(1)衣()(2)几何()(3)念()10.翻评文中画线句子。(4分)(1)岂可造此恶业之端?(2)我以四海之富,宫殿悉以金银为饬,力亦可办。11.说说短文所蕴含的道理。(3分)参考译文:七月秋日,公主曾经穿着贴了绣花、铺了翠鸟羽毛的短袄入宫,太祖对她说:“你应当把这件短袄给我,从今以后不要用这样的装饰。”公主笑着说:“这能用得了多少翠羽呢?”太祖说:“不是这样的。王室家穿这样的服饰,宫廷和乡亲们必定会互相效伤,这样京城翠羽的价格就会提高,贫民百姓是追逐利益的,经过反复的贩卖交易,(这样)伤害生灵的事情就会逐渐扩大,实在是从你这里开头的。你生长于富贵之家,应当想到珍惜福分,怎么可以成为这种坏事的开端呢?”公主感到惭愧并道歉。(还有一次)公主因在皇后近旁陪坐,跟皇后同时说“皇上您做天子很长时间了,难道不可以用*金装饰小轿,乘坐了进出吗?”太祖笑着说:“我凭天下的财富,(就是)宫殿都用金银来装饰,也有力量可以办到。但是我只是为全天下守护财富罢了!怎么可以胡乱使用呢?古人说做皇帝要以自己亲历亲为的治理天下,而不是仅仅被天下人所奉养。如果把幸养自己作为愿望,让全天下人如何敬仰呢?(你们)不要再说这样的话了。”(1)本题考查划分文言句子节奏的能力。文言语句的节奏划分一般以句意和语法结构为划分依据。一般来说,主谓之间应该有停顿,句中领起全句的语气词后应该有停顿,几个连动的成分之间也应该有停顿。可根据句意进行断句。ABD.正确。C.有误,这句话的意思是:如果把幸养自己作为愿望。因此断句为:苟以自奉养/为意。故选:C。(2)本题考查重点文言实词的意义。解答此类题目时,应先理解词语所在句子的意思,然后根据句子的翻译推断词语的意思。①句意为:公主曾经穿着贴了绣花、铺了翠鸟羽毛的短袄入宫。衣:穿;②句意为:这能用得了多少翠羽呢?几何:多少;③句意为:但是我只是为全天下守护财富罢了。念:考虑,想到。(3)本题考查翻译句子。解答时一定要先回到语境中,根据语境读懂句子的整体意思,要找出关键实词、虚词,查看有无特殊句式,如判断句、倒装句(宾语前置、状语后置)、被动句、反问句等。运用“留”、“删”、“调”、“换”“补”的方法,直译为主,意译为辅。①句中重点词语有:岂,怎么;恶业,坏事。句意为:怎么可以成为这种坏事的开端?②句中重点词语有:以,凭借;悉,全,都。句意为:我凭四海(天下)的财富,(就是)宫殿都用金银来装饰,也有力量可以办到。(4)本题考查概括文章内容的能力。由句子“汝当以此与我,自今勿复为此饬”,可见太祖正家风,严家教;由句子“主家服此,宫闱戚里必相效。京城翠羽价高,小民逐利,展转贩易,伤生浸广,实汝之由。”可见太祖重视民生,真爱生灵,以天下为重;由句子“但念我为天下守财耳!岂可妄用”可见太祖克己律己,以身垂范。答案:(1)C(2)①穿②多少③考虑,想到(3)①怎么可以成为这种坏事的开端?②我凭四海(天下)的财富,(就是)宫殿都用金银来装饰,也有力量可以办到。(4)①重视民生,以天下为重。②力戒奢侈,节俭为本。⑧克己律己,以身垂范。④正家风,严家教。⑤珍爱生灵,防止滥杀。文言知识积累:“以”的用法:①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以:介词,把)②先帝不以臣卑鄙。(以:因为)③以光先帝遗德。(以:连词,来)④以塞忠谏之路也。(以:以致于)⑤咨臣以当世之事。(以:用)年辽宁省鞍山市中考语文试题(一)阅读下面选文,完成11—13题。(10分)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今天下三分,益州疲弊,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然侍卫之臣不懈于内,忠志之士忘身于外者,盖追先帝之殊遇,欲报之于陛下也。诚宜开张圣听,以光先帝遗德,恢弘志士之气,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义,以塞忠谏之路也。(选自《出师表》)信陵君杀晋鄙①,救邯郸,破秦人,存赵国。赵王自郊迎。唐雎谓信陵君曰:“臣闻之曰:事有不可知者,有不可不知者;有不可忘者,有不可不忘者。’”信陵君曰:“何谓也?”对曰:“人之憎我也,不可不知也;吾憎人也,不可得而知也。人之有德于我也,不可忘也;吾有德于人也,不可不忘也。今君杀晋鄙,救邯郸,破秦人,存赵国,此大德也。今赵王自郊迎,卒然②见赵王,愿君之忘之也!”信陵君曰:“无忌③谨受教。”(选自《战国策·魏策四》)11.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2分)(1)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2)以光先帝遗德()(3)唐雎谓信陵君曰()(4)愿君之忘之也()11.(1)时候;(2)发扬光大(3)对……说;(4)希望。12.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4分)(1)盖追先帝之殊遇,欲报之于陛下也。(2)人之有德于我也,不可忘也。12.(1)这都是追念先帝的特殊恩遇,想报答给陛下的缘故。(2)别人对我有恩德,不可以忘记。13.甲文中诸葛亮向后主刘禅提出建议:;乙文中唐雎劝说信陵君的话蕴含的做人道理是:。(4分)13.开张圣听;谦虚谨慎,淡忘功劳。信陵君杀死晋鄙,拯救邯郸,击破秦兵,保住了赵国。赵孝成王准备亲自到郊外迎接他。唐雎对信陵君说:“我听人说:事情有不可以让人知道的,有不可以不知道的;有不可以忘记的,有不可以不忘记的。”信陵君说:“你说的是什么意思呢?”唐雎回答说:“别人厌恨我,不可不知道;我厌恨人家,又不可以让人知道。别人对我有恩德,不可以忘记;我对人家有恩德,不可以不忘记。如今您杀了晋鄙,救了邯郸,打退了秦兵,保住了赵国,这对赵王是很大的恩德啊。现在赵王亲自到郊外迎接您,我们马上就要见赵王,我希望您能忘记救赵的事情。”信陵君说:“我敬遵你的教诲。”年辽宁省本溪辽阳葫芦岛中考语文试卷二、阅读(满分60分)(一)阅读下面选文,完成9~12题。(12分)虽有嘉肴,弗食,不知其旨也;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故日:教学相长也。《兑命》曰“学学半”,其此之谓乎!(选自《礼记正义》)古之学者为己,以补不足也;今之学者为人,但能说之也。古之学者为人,行道以利世也;今之学者为己,修身以求进也。夫学者犹种树也春玩其华①秋登②其实;讲论文章,春华也,修身利行,秋实也。(选自《颜氏家训》)①华:huā,花。②登:进用,这里指摘取。9.选出下列各句中加点词意思相同的一项(▲)(2分)A.弗食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马说》)B.故曰:教学相长也公问其故(《曹刿论战》)C.但能说之也但闻燕山胡骑鸣啾啾(《木兰诗》)D.行道以利世也不得志,独行其道(《富贵不能淫》)10.将选文中画线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1)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2)讲论文章,春华也,修身利行,秋实也。▲11.请用“/”给下面的句子断句,断两处。(2分)夫学者犹种树也春玩其华秋登其实。12.阅读选文,回答下列问题。(4分)(1)文开篇用类比手法论述了学习的▲,文开篇则用对比手法论述了学习的▲。(2分)(2)请结合文,用自己的话谈谈求学的真正意义。(2分)▲虽然有美味的肉食,但不去品尝,就不知道味道的甘美。虽然有最好的道理,但不去学习,就不知道它的好处。所以,学习之后才知道自己的不足,教人之后才知道自己有不懂的地方,知道了自己的不足,然后就能自我反省;知道了自己不懂的地方,然后才能勉励自己。所以说教和学是相互促进的。《兑命》说“教人是学习的一半”,这话说的就是这个道理。古时候求学的人都是为了充实自己,以弥补自己的不足;现在求学的人都是为了别人的称赞,只能说说罢了。古时候求学的人是为了别人,推行自己的主张来对社会谋利;现在求学的人都是为了自己,提高自己的水平求得升官。学习就跟种树一样,春天可以赏玩它的花朵,秋天可以收获它的果实;评讲文章,就好像赏玩春天的花朵一样,修身利行,就好像收获秋天的果实一样。(1)本题考查学生对一词多义现象的辨析能力。解答此类问题,首先要明确句意,然后要注意积累词语的不同用法,最后结合句意理解词语的不同用法。A.食:吃/食:同“饲”,喂;B.故:所以/故:原因,缘故;C.但:只/但:只;D.道:主张/道:道路。故选:C。(2)本题考查学生对句子翻译能力。翻译的要求是做到“信、达、雅”,翻译的方法是“增、删、调、换、补、移”,我们在翻译句子时要注意通假字、词类活用、一词多义、特殊句式等情况,如遇倒装句就要按现代语序疏通,如遇省略句翻译时就要把省略的成分补充完整。①重点词:困,困惑。自反,自我反省。强,勉励。句意:知道了自己的不足,然后就能自我反省;知道了自己不懂的地方,然后才能勉励自己。②重点词:华,花朵。实,果实。句意:评讲文章,就好像赏玩春天的花朵一样,修身利行,就好像收获秋天的果实一样。(3)本题考查学生的断句能力。解答此类问题,首先要明确句意,然后根据句意进行分析。句意为:学习就跟种树一样,春天可以赏玩它的花朵,秋天可以收获它的果实。故停顿为:夫学者犹种树也/春玩其华/秋登其实。(4)①本题考查学生比较阅读的能力。文运用类比的手法引出要阐明的观点,指出教和学是互相促进、相辅相成的,即“教学相长“,告诉了我们学习的重要性。文把古人学习的目的和今人学习的目的进行比较。②本题考查学生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分析能力。从“古之学者为己,以补不足也”可以知道,古人学习是为了充实自己,弥补自身不足。从“古之学者为人,行道以利世也”可以知道,古人学习是为了推行主张,造福社会。从“夫学者犹种树也春玩其华秋登其实”可以知道,古人学习是为了涵养德性,有利做事。根据文章内容可知,作者十分推崇古人的学习目的。其实,学习就应该像古人那样。答案:(1)C(2)①知道了自己的不足,然后就能自我反省;知道了自己不懂的地方,然后才能勉励自己。②评讲文章,就好像赏玩春天的花朵一样,修身利行,就好像收获秋天的果实一样。(3)夫学者犹种树也/春玩其华/秋登其实。(4)①重要目的②充实自己,弥补自身不足;推行主张,造福社会;涵养德性,有利做事。“故”的用法:①而两狼之并驱如故(故:旧有的,原来的)②桓侯故使人问之(故:特意)③公问其故(故:原因,缘故)④故余虽愚(故:所以,因此)年辽宁省大连市中考语文试题(一)阅读下文,完成6—8题。(8分)若夫淫雨霏霏,连月不开,阴风怒号,浊浪排空;日星隐曜,山岳潜形;商旅不行,樯倾楫摧;薄暮冥冥,虎啸猿啼。登斯楼也,则有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者矣。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沙鸥翔集,锦鳞游泳;岸芷汀兰,郁郁青青。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璧,渔歌互答,此乐何极!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偕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噫!微斯人,吾谁与归?6.解释下列加点词语。(3分)(1)则有去国怀乡(2)满目萧然(3)予尝求古仁人之心6.(1)国都(2)…的样子(3)探求7.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直线的句子。(3分)7.浮动的光像跳动的金子,静静的月影像沉在水中的玉壁。(或皎洁的月光一千里,照在湖面上闪着金色,月影映人水底,像沉潜的玉壁。)8.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运用了设问,有什么作用?(2分)8.运用设问,以问答的形式对“先天下之忧面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济世情怀起突出强调作用,同时,运用设问可起过渡作用,还能引起读者对下面内容的注意和思考。(二)阅读下文,完成9—12题。(9分)江阴葛延之,元符①间自乡县不远万里省苏公于儋耳②公留之一月。葛请作文之法,诲之曰:“诲之曰:“儋州虽数百家之聚,而州人之所须,取之市而足,然不可徒得也,必有一物以摄之,然后为己用。所谓一物者,钱是也。作文亦然。天下之事散在经、子、史中,不可徒使,必得一物以摄之,然后为己用。所谓一物者,意是也。不得钱不可以取物,不得意不可以用事,此作文之要也。”葛拜其言,而书诸绅②。(选自《容斋随笔》,有删减)①元符:宋哲宗年号。②儋(dān)耳:地名。③坤:古代士大夫東在腰间的大带子9.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思相同的一组是()(2分)A.儋州虽数百家之聚扶苏以数谏故(《陈涉世家》)B.然不可徒得也徒以有先生也(《唐不辱使命》)C.然后为己用岂能为暴涨携之去(河中石兽》)D.而书诸绅无从致书以观(《送东阳马生序》)9.C(都是指“被”A几;屡次;B白白地;只;D书写”、书籍)10.文中画波浪线句子断句正确的一项是()(2分)A.元符间自乡县/不远万里省苏公于儋耳公留之一月。B.元符间自乡县/不远万里省苏公于儋耳公留之一月C.元符间自乡县不远万里省苏公于儋耳公留之一月。D.元符间/自乡县不远万里省苏公于儋耳/公留之一月。10.D(根据词语提示和相对完整句意来断句)11.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直线的句子。(3分)11.这里百姓日常所需要的各种用品,都可以从集市上得到。12.苏公运用、的说理方法将“作文之法”讲得浅显易懂。(2分)12.比喻类比年辽宁省丹东市中考语文试题Ⅱ.文言文阅读,阅读下面语段,回答13-16题。(12分)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噫!微斯人,吾谁与归?范宣①年八岁,后园挑②菜,误伤指,大啼。人问:“痛耶?”答曰:“非为痛身体发肤不敢毁伤是以啼耳。”宣洁行廉约,韩豫章遗绢百匹,不受;减五十匹,复不受。如是减半,减之又减,遂至一匹,既终不受。翌日,韩后与范同载,就车中裂二丈与范,云:“人宁可始妇无裈③也?”范笑而受之。①范宣:字宣子,家境贫寒,崇尚儒家经典。②挑:挖。③裈(kūn):裤子13.选出下面句子中加点词意思和用法相同的一组()(2分)A.于尝求古仁人之心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邹忌讽齐王纳谏》)B.微斯人,吾谁与归太守归而宾客从也(《醉翁亭记C.或问日:“痛邪?”或王命急宣(《三峡》)D.如是减半如是再啮,石又再转(《河中石兽》)13.D(都是这样的意思。A.探寻;请求B.一道;回来C.有人;有时)14.请将选文中画横线的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1)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优其君。(2)韩与范同载,就车中裂二丈与范。14.(1)处在高高的朝堂上(在朝),就为平民百姓忧虑。(2)韩豫章和范宣同坐一辆车,在车上撕了两丈绢送给范宣15.选出断句正确的一项()(2分)A.非为痛身体/发肤不敢毁伤/是以蹄耳B.非为痛身体/发肤不敢毁伤/是以啼耳C.非为痛/身体发肤/不敢毁伤/是以啼耳D.非为痛身体/发肤不敢毁伤是以啼耳15.C(根据语意来判断)16.根据选文内容,回答下列问题。(4分)(1)甲文中能含蓄地表达作者自己的*治理想的句子是什么?(用原文回答)(2分)(2)乙文中可以看出范宣是一个怎样的人?(答出两点即可)(2分)16.(1)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2)孝顺(孝敬父母),品行高洁(或清廉)范宣八岁的时候,有一次在后园挖菜,不小心伤了手指,大声哭起来。有人听到了,关切地问他:“很疼吗?”范宣回答说:“不是因为疼的缘故,身体发肤是父母给的,不敢有所毁伤,想到这里才哭的。”范宣品行高洁,生活节俭。又一次,韩豫章送给他一百匹绢,他不肯接受;减去五十匹,还是不接受。这样一半一半的减下去,减了又减,最后减到了一匹,他始终没有接受。后来,韩豫章和范宣同坐一辆车,在车上撕了两丈绢送给范宣,说:“一个人难道可以让老婆没有裤子穿吗?”范宣这才笑着收下了绢。年辽宁省抚顺铁岭市中考语文试题(一)阅读下面选文,完成9—12题。(12分)……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贞观十二年,太宗谓侍臣曰:“朕读书见前王善事,皆力行而不倦。其所任用公辈数人,诚以为贤。然致理比于三、五之代,犹为不逮,何也?”魏徵对曰:“今四夷宾服天下无事诚旷古所未有。然自古帝王初即位者,皆欲励精为*,比迹于尧、舜;及其安乐也,则骄奢放逸,莫能终其善。人臣初见任用者,皆欲匡主济时,追纵于稷、契;及其富贵也,则思苟全官爵,莫能尽其忠节。若使君臣常无懈怠,各保其终,则天下无忧不理,自可超迈前古也。”太宗曰:“诚如卿言。”9.选出下列各句中加点词意思或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其所任用公辈数人B.必先苦其心志莫能尽其忠节C.然后能改然自古帝王初即位者D.征于色比迹于尧、舜9.B(都是代词,指代他A任务;任用C这样;然而D在;和)10.将选文中画线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1)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2)朕读书见前王善事,皆力行而不倦。11.请用“/”给下面的句子断句,断两处。(2分)今四夷宾服天下无事诚旷古所未有10.(1)内心忧困,思虑堵塞,然后才能有所作为。(2)我在读书时发现前朝帝王做过的善事,都能身体力行而不知疲倦。12.阅读选文,回答下列问题。(3分)(1)请分别从君臣两个角度,概括出中魏徵认为唐太宗功业仍不及三皇五帝的原因。(2分)(2)魏徵的看法印证中“”一句。(1分)11.今四夷宾服/天下无事/诚旷古所未有12.(1)君主待国家太平时就骄奢放纵;臣子待富贵显达时就思考保全官位。(2)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年辽宁省阜新市中考语文试卷(一)阅读下面甲、乙两段选文,完成8—11题。(10分)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选自《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田单①将攻狄②,往见鲁仲子③。仲子曰:“将*攻狄,不能下也。”田单乃惧,问鲁仲子曰:“先生谓单不能下狄,请闻其说。”鲁仲子曰:“当今将*东有夜邑④之奉,西有淄⑤上之虞⑥,*金横带⑦而驰于淄、渑之间。有生之乐,无死之心,所以不胜者也。”田单曰:“单有心,先生志之矣。”明日乃励气巡城立于矢石⑧之所。及援桴⑨鼓之,狄人乃下。(选自《战国策?田单将攻狄》)①田单:战国时齐国临淄人。②狄:在今山东高青东南。③鲁仲子:齐国高士。④夜邑:在今山东掖县。⑤淄:水名。⑥虞:通“娱”,娱乐。⑦*金横带:腰系*金的带钩。⑧矢石:箭和垒石,是守城的武器。⑨援桴(fú):拿鼓槌。8.下列句中加粗点的词解释错误的一项是()(2分)A.曾益其所不能(曾:同“增”,增加)B.行拂乱其所为(拂:扰乱)C.田单乃惧.(惧:害怕)D.先生志之矣(志:记,记住)9.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1)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2)将*攻狄,不能下也。10.用“/”为乙文画波浪线的句子断句(断两处)(2分)明日乃励气巡城立于矢石之所11.两文都表明一个共同的道理,无论是治国还是战争,享受安乐往往会有导致失败的危险。两文中都体现这一道理的句子分别是:;。(请分别用文中原句回答)(2分)舜从田野耕作之中被起用,傅说从筑墙的劳作之中被起用,胶鬲从贩鱼卖盐中被起用,管夷吾被从狱官手里救出来并受到任用,孙叔敖从海滨隐居的地方被起用,百里奚被从奴隶集市里赎买回来并被起用。所以上天要把重任降临在某人的身上,必定要先使他的内心痛苦,使他的筋骨劳累,使他经受饥饿之苦,以致肌肤消瘦,使他受贫困之苦,扰乱其人业已开始的行动,这样来使他的心灵受到震撼,使他的性情坚忍起来,增加他所不具备的能力。人常常犯错,然后才能改正;内心忧困,思想阻塞,然后才能奋起;心绪显露在脸色上,表达在声音中,然后才能被人了解。一个国家,在内如果没有坚守法度的大臣和足以辅佐君王的贤士,在外没有与之匹敌的邻国和来自外国的祸患,就常常会有覆灭的危险。这样,就知道忧愁患害足以使人生存,安逸享乐足以使人灭亡的道理了。田单将要进攻狄城,去拜见鲁仲连,鲁仲连说:“将*进攻狄城,是会攻不下的。”田单听了有些害怕,便去问鲁仲连:“先生说我攻不下狄城,请听听您讲的道理吧。”鲁仲连说:“现在,将*您,东可收纳夜邑封地的租税,西可在淄水之上尽情地欢乐,金光闪闪的宝剑横挎在腰间,驰骋在淄水,渑水之间,现在您有贪生的欢乐,而没有战死的决心。这就是您攻不下狄城的原因。”田单说:“我有决死之心,先生您就看着吧!”第二天,他就激励士气,巡视城防,选择敌人的石头箭弩攻击范围之内的地方擂鼓助威,狄城终于被攻下了。(1)本题考查学生对文言实词的理解能力。解答此类题目,要在理解句意的基础上解释词语,尤其注意通假字、古今异义、词类活用等特殊情况。ACD.正确;B.有误,句意:扰乱其人业已开始的行动。拂:违背,不顺。故选:B。(2)本题考查学生对句子翻译能力。翻译的要求是做到“信、达、雅”,翻译的方法是“增、删、调、换、补、移”,我们在翻译句子时要注意通假字、词类活用、一词多义、特殊句式等情况,如遇倒装句就要按现代语序疏通,如遇省略句翻译时就要把省略的成分补充完整。①重点词:故,所以。将,将要。是,这样。句意:所以上天将要下达重大的使命给这样的人。②重点词:攻,攻打。下,攻下,拿下。句意:将*攻打狄城,不能攻下。(3)本题考查学生的断句能力。解答此类问题,首先要明确句意,然后根据句意进行分析。句意为:第二天,他就激励士气,巡视城防,选择敌人的石头箭弩攻击范围之内的地方擂鼓助威。因为限断两处,故断为:明日/乃励气巡城/立于矢石之所。(4)本题考查学生的比较阅读能力,解答此题需要先疏通文意,了解内容。根据具体内容分析。文围绕客观环境与个人和国家命运的关系,阐述了“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深刻道理。文中“有生之乐,无死之心,所以不胜者也”也阐明了同样的道理。答案:(1)B(2)①所以上天将要下达重大的使命给这样的人。②将*攻打狄城,不能攻下。(3)明日/乃励气巡城/立于矢石之所。(4)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有生之乐,无死之心,所以不胜者也。“故”的用法:①而两狼之并驱如故(故:旧有的,原来的)②桓侯故使人问之(故:特意)③公问其故(故:原因,缘故)④故余虽愚(故:所以,因此)年辽宁省锦州市中考语文试卷10.(12分)阅读下面两个语段,完成问题。臣本布农,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后值倾覆,受任于败*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尔来二十有一年矣。(选自诸葛亮《出师表》)越石父①贤,在缧绁②中。晏子出,遭之途,解左骖③赎之,载归。弗谢③,入闺④,久之。越石父请绝。晏子懼然⑥,摄衣冠谢曰:“婴虽不仁,免子于厄⑦,何子求绝之速也?”越石父曰:“不然。吾闻君子诎⑧于不知己而信⑨于知己者。方吾在缧绁中,彼不知我也。夫子既已感寤⑩而赎我,是知己;知己而无礼,固不如在缧绁之中。”晏子于是延入为上客。(选自司马迁《史记?管晏列传》)①越石父:齐人。②缧绁(léixiè):拘系犯人的绳索,指囚禁。③骖:指一车三马或四马中两旁的马匹。④谢:告辞(这是文中晏子的表现)。⑤闺:内室。⑥懼(jué)然:惊异的样子。⑦厄:困苦,灾难。⑧诎速(qū):通“屈”,委屈。⑨信:通“伸”,伸展。⑩感寤:有所感而觉悟。(1)解释文中加点词的含义。①躬耕于南阳: 亲自 ②遂许先帝以驱驰: 奔走效劳 ③吾闻君子诎于不知己: 听说 ④彼不知我也: 了解 (2)选出下列句中加点词的用法和意义相同的一项 C A.由是感激/是知己B.解左骖赎之/前人之述备矣C.夫子既已感寤而赎我/兵甲已足D.何子求绝之速也/绝巘多生怪柏(3)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①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②晏子于是延入为上客。(4)文中诸葛亮“遂许先帝以驱驰”,文中越石父“请绝”,请根据两文内容分别说说原因。(5)从文中晏子的身上,你获得了哪些有益的人生启示?(答出两点即可)我本来是平民百姓,在南阳务农亲耕,只想在乱世中苟且保全性命,不奢求在诸侯之中扬名显身。先帝不因为我身份卑微、见识短浅,而委屈自己,三次去我的茅庐拜访我。征询我对时局大事的意见,由此使我感动奋发,答应为先帝奔走效劳。后来遇到兵败,在兵败的时候接受任务,在危机患难之间奉行使命,那时以来已经有二十一年了。越石父很贤能,却被拘捕了。晏子外出时,在路上遇到他,就解下马车两边的马把他赎了出来,载他一同回到家中。到家后晏子没有向越石父告辞,就进了内室,很久都不出来。越石父请求与他绝交。晏子听了非常惊异,便整理好衣冠出来对越石父道歉说:“我晏婴虽然没有仁德,但是我帮您脱离了困境,为什么您这么快就要求和我绝交呢?”越石父说:“话不能这么说。我听说君子会在不了解自己的人那里受到委屈,而会在了解自己的人那里受到礼待。我被拘捕的时候,他们并不了解我。夫子您既然已经清楚我的为人把我赎了出来,那就是知己了:既是知己却对我无礼,实在不如仍被拘捕。”晏子于是邀请他进门待为贵宾。(1)本题考查学生对文言实词的理解能力。解答此类题目,要在理解句意的基础上解释词语,尤其注意通假字、古今异义、词类活用等特殊情况。①句意:在南阳务农亲耕。躬:亲自。②句意:驱答应为先帝奔走效劳。驰:奔走效劳。③句意:我听说君子会在不了解自己的人那里受到委屈。闻:听说。④句意:他们并不了解我。知:了解。(2)本题考查学生对一词多义现象的辨析能力。解答此类问题,首先要明确句意,然后要注意积累词语的不同用法,最后结合句意理解词语的不同用法。A.是:此,这/是:是判断动词;B.之:代词/之:的;C.已:已经/已:已经;D.绝:断绝/绝:极。故选:C。(3)本题考查学生对句子翻译能力。翻译的要求是做到“信、达、雅”,翻译的方法是“增、删、调、换、补、移”,我们在翻译句子时要注意通假字、词类活用、一词多义、特殊句式等情况,如遇倒装句就要按现代语序疏通,如遇省略句翻译时就要把省略的成分补充完整。①重点词:顾,拜访。于,到。咨,咨询,征询。之,的。句意:(先帝)接连三次到草庐来拜访我,征询我对时局大事的意见。②重点词:延,邀请。入,进门。晏子于是邀请他进门待为贵宾。(4)本题考查比较阅读能力,解答此题需要先疏通文意,了解内容。根据具体内容分析。从文中“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可以知道,诸葛亮因为感激刘备对自己的知遇之恩,才出山辅佐刘备的。从文中越石父所说“闻君子诎于不知己而信于知己者。方吾在缧绁中,彼不知我也。夫子既已感寤而赎我,是知己;知己而无礼,固不如在缧绁之中”可以知道,越石父因为晏子对越石父“知而无礼”。(5)本题考查学生对文章主题的把握能力。晏子贵为国相,却以石父为知己,即使他在囚禁中,也要迫不及待地解放他,尊重他。一个地位卑贱的车夫,只要知过自改,便予以提拔,荐为大夫。因此,我们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向晏婴学习:爱惜人才;遇到问题,善于沟通、解决;知错就改。答案:(1)①亲自;②奔走效劳;③听说;④了解。(2)C(3)①(先帝)接连三次到草庐来拜访我,征询我对时局大事的意见。②晏子于是邀请他进门待为贵宾。(4)文中因为刘备三顾茅庐,对诸葛亮有知遇之恩。文中因为晏子对越石父“知而无礼”。(5)爱惜人才;遇到问题,善于沟通、解决;知错就改。“之”的用法:①旁人皆为之感怆(之:代词)②吾欲之南海,何如?(之:往,到……去)③与民同游观之乐(之:的)④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之:用于主语和谓语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⑤久之,目似瞑,意暇甚(之:补充音节)⑥何陋之有?(之:宾语前置的标志)⑦马之千里者(之:定语后置的标志)年辽宁省沈阳市中考语文试题(二)阅读选文,完成7~10题。(14分)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匡庐①奇秀,甲天下山。山北峰日香炉,峰北寺日遗爱寺,介峰寺间,其境胜绝,又甲庐山。元和十一年秋,太原人白乐天见而爱之,若远行客过故乡,恋恋不能去。因面峰腋寺作为草堂。明年春,草堂成。乐天既来为主,仰观山俯听泉傍叹竹树云石,自辰及酉,应接不暇。俄而物诱气随,外适内和,一宿体宁,再宿心恬,三宿后颓然嗒然②。一旦蹇剥③,来佐江郡,郡守以优容抚我,庐山以灵胜待我。是天与我时,地与我所,卒获所好,又何以求焉?(选自《白居易集·草堂记》,有删改)①匡庐:即庐山。②颓然:松弛的样子。嗒(tà)然:物我两忘的样子。③蹇(jiǎn)剥:指时运不济。7.下面句子中加点词意思或用法相同的一组是()(3分)A.匡庐奇秀佳木秀而繁阴(《醉翁亭记》)B.太原人白乐天见而爱之忘路之远近(《桃花源记》)C.因面峰腋寺作为草堂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邹忌讽齐王纳谏》)D.乐天既来为主既克,公问其故(《曹判论战》)7.D8.请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5分)(1)若远行客过故乡,恋恋不能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卒获所好,又何以求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8.(1)像远行的人经过故乡,依依不舍不愿离开。(2)(我)最终收获了所喜爱的,又为什么要求(别的)呢?9.请用“/”给下面的句子断句。(断两处)(2分)仰观山俯听泉傍晚竹树云石9.仰观山/俯听泉/傍晚竹树云石10.请依据选文,回答问题。(4分)文写出陋室外部环境的句子是A,文写出草堂选址原因的句子是B。居室主人身处其间,心情愉悦,从中可以看出他们不同的精神追求:文体现了刘禹锡的C,文体现了白居易的D。(A、B两处请用原文回答,C、D两处请用自己的话概括。)10.A: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B:其境胜绝,又甲庐山(或“太原人白乐天见而爱之”)C:高洁傲岸(安贫乐道)D:豁达、乐观

转自:伊人频道

王补平老师设计:

7-9年级期中考试

语文押题卷震撼来袭!

1
查看完整版本: 年全国中考语文分类汇编文言文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