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文提要:双11什么最不值得买(点击阅读:双11省钱的最佳方式:吐槽大会又开始了,什么是你最后悔的购物记忆?)
前两天,有一位读者问了一个问题:医院,不管是感冒发烧,还是出湿疹,还是眼睛不舒服,医生统统都开同样的药物:仙特敏。
这几天我们在身边的一些用户中做了一个小规模的调查,结果发现类似的情况并不罕见,比例不低:不医院的时候,都有遇到过类似的情况:经常被医生开仙特敏或者仙特明。
仙特敏、仙特明之类的药物有好几种,有效成分是西替利嗪或者盐酸西替利嗪,都属于抗组胺药物。
说起来抗组胺药物,那就要先聊聊什么是组胺。
我们都知道人体里有各种氨基酸,其中一种必需的氨基酸叫做组氨酸(Histidine)。当组氨酸遇到一种叫脱羧酶的物质时,就会发生脱羧反应。所谓脱羧反应,就是从里面“分离”出来一个二氧化碳,剩下的就叫做组胺(Histamine)了。
组氨酸的脱羧反应↑
当人体的组织受到损伤,或者有炎症反应的时候,都会释放组胺。
那为什么要这么做呢?因为组胺可以起到舒张血管,使毛细血管和微静脉的管壁通透性增加的作用。如果人体的组织遇到“外敌”,需要白细胞去工作,就需要组胺先把血管壁的“门”打开,白细胞才能随着血浆进入被入侵的组织开始战斗。但开门的同时也会有血浆中其他成分进入对应的部位,从表现上看,也就是出现了“红肿”。
而服用仙特明之类的抗组胺药物的作用,就是阻断组胺对人体产生作用,从而避免血管舒张通透,减少血浆渗入组织,避免出现红肿。
在人不了解疾病原因的时代,往往将症状和疾病混为一谈。例如将发烧、咳嗽、腹泻、红肿这些症状本身当做疾病,认为只要症状消退了,疾病就好了。这其实是因果倒置了——病好了症状会消退,但只是把症状弄消失了,不代表就好了。
就像因为分泌组胺带来的红肿,本身是为了让白细胞去组织内抵抗病原体这些,如果只是想着消肿,肿是消了,但白细胞也无法通过血管壁进入被外敌入侵的组织战斗,这可能会到导致病情反而加重(虽然看不出来红肿了)。
大部分情况下,组胺带来的症状是来自人体的自然抵抗,比如病原体,比如蚊虫叮咬。也有一部分是来自人体的误判——过敏。包括呼吸道过敏、食物过敏等。
当然,组胺对人体的作用本身也可能会对人体造成伤害,比如呼吸道肿胀影响呼吸甚至窒息,比如痒的难受等等。
所以到底是否要干预,核心是判断两点:
1,这些症状的来源是什么,是什么疾病,还是遇到了过敏等问题;
2,症状是否本身严重到对健康、生活造成了影响。
医生应该根据这两点,来判断是需要使用抗组胺药物,那是可以使用的。
而开篇那位读者提到的,以及我们咨询调研时听到的,只是并不严重的湿疹、流鼻涕、感冒发烧,医院的医生就直接使用抗组胺药物,就可能属于不恰当的了。
这种不恰当,会有几种影响。
首先需要考虑的是抗组胺剂的副作用问题。虽然现在的药物相比第一代抗组胺剂的副作用要小,但也需要注意。在服用仙特敏、仙特明等抗组胺药后,疲劳、口干、头疼都是比较常见的副作用,尤其是容易出现嗜睡的情况。
需要注意的是,不同的抗组胺药物适合不同的年龄段患者。有些产品不适用于2岁以内的小宝宝,不能“自行酌情减量”就给孩子喂。
另外一层问题,则在于我们前面所说的,抗组胺剂只是一种“抹杀症状”用的药物,用完了之后就看不出生病了。
在我国儿科的现状中,医生和家长都往往有“赶快治好”的需求。在这样的思路下,很多能“立竿见影”的治疗方法或者药物,就是最容易被滥用的,比如我们之前聊过很多次的输液(点击阅读:终于,输液的时代要离去了)。但这些方法或者药物,大多并不是治病,而只是把症状处理掉。在症状并不严重的情况下,这样治疗,让家长感觉孩子“病好”了,只是起到一种对家长的心理安抚作用。
使用抗组胺剂也是如此。当然,一些情况下,处理症状本身也很重要,比如严重过敏,比如被叮咬后出现严重反应。
但更多时候,症状本身并没有严重到非要干预,这样的治疗就变成了“忽略病因”,假装看不见,并没有真的去治疗孩子的疾病。如果孩子本身的抵抗力不错,可以自愈;但如果孩子遇到了靠自身能力没有办法战胜的疾病,即便拼命使用抗组胺类的药物,消除掉症状,依旧解决不了疾病本身,只会越来越严重。
在这些问题的背后,滥用抗组胺药物的关键之一,还是我们之前提到过的,对“过敏”概念的使用。将一些非过敏的病情,或者只是简单的生理反应,判断为过敏,使用抗组胺或其他药物进行治疗。
关于这个话题,我们曾经在年初聊过比较多。当时是针对已经开始泛滥的过敏原检测问题,跟大家解释如何正确理解这个检测的结果。不过,似乎差不多3年过去了,“被过敏”的情况似乎越来越严重。在后台问我们相关问题的用户只增不减。
所以我们将这篇文章修改了一下,今天就作为附录再发一次吧,希望能给很多对过敏有疑虑的用户一些解答:
回到十几年前,食物过敏还只是少数人了解的一种疾病。但随着经济发展以及医学常识的普及,食物过敏开始被越来越多的人知道甚至遇到。
在我们刚开始做科普的时候,一直在提醒大家食物过敏的风险,了解有时候问题和症状并不是来自病原体感染,而是过敏。因此不要错误滥用抗生素等药物,而是要寻找并隔离过敏原,或者在医生的指导下接受对应的治疗。
然而最近一两年,随着大家对过敏问题越来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