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拉色菌在许多方面具有独特性,包括它们对脂质的严格依赖性,它们的细胞超微结构以及作为真核生物在温血脊椎动物皮肤上的存在优势。马拉色氏菌种属的分类研究正在进一步发展。迄今为止,被发现的已有18种,但在温血动物的皮肤或粘膜部位仍可能存在许多其他的种属。很少有表型测试可用来区分马拉色菌的菌种,其中有部分可能会出现重叠。因此,可能需要DNA测序(或其他技术,例如质谱分析法)进行特异性的鉴定。
厚皮马拉色菌是存在于健康犬猫的皮肤和粘膜中的正常菌群,并且偶尔也会发现其他的种属,尤其是存在于耳道中的娜拉马拉色菌(M.nana)和爪褶处的斯洛菲马拉色菌(M.slooffiae)。种群大小在解剖部位以及不同品种之间的差异很大。这些共生的马拉色菌群提供了一个贮存真菌的库,在各种诱发因素的影响下,真菌可能会增殖或诱导炎性反应。
被鉴定为马拉色菌性皮炎发病风险较高的犬种包括西高地白梗犬、英国塞特犬、西施犬、巴塞特猎犬、美国可卡犬、拳师犬、腊肠犬、贵宾犬和澳大利亚丝毛梗犬。德文雷克斯猫和斯芬克斯猫也有这种倾向。皮肤皱褶的存在是局部疾病的常见危险因素。患有马拉色菌性皮炎的狗通常伴有过敏性疾病、角化缺陷或内分泌疾病。没有品种倾向性的猫通常伴有潜在的过敏性疾病、内脏肿瘤或其他严重的体内疾病。
马拉色菌性皮炎临床症状临床表现以红斑为主,通常伴有角质皮脂腺鳞屑(“油脂性物质”)和瘙痒(轻微、轻度、中度或严重),常出现在三角间区(如图1)。
(图1)常伴发色素沉着、苔藓样变(图2)、恶臭、创伤性性脱发和外耳炎。
(图2)有些病例则表现为甲沟炎伴爪皱红肿,蜡状或硬壳状的棕色渗出物,爪部部分着染红棕色(图3),或剧烈的面部瘙痒,并伴有轻微的下巴/口腔周围皮肤红斑。
(图3)
相信大家看到这里,对马拉色菌性皮炎有了一定的了解,那么又该怎么诊治马拉色菌性皮炎呢?铎悦教育特聘讲师、南京农业大学兽医硕士、擅长小动物皮肤科、内科疾病诊断与治疗的美女医师——陈兴慧,带你深入全面学习《马拉色菌性皮炎》的诊疗。
讲师简介
陈兴慧知跃大学特聘讲师
铎悦教育集团特聘讲师
南京农业大学兽医硕士
美联五洲高级兽医学院讲师
-北京宠物医师协会皮肤分会讲师
-医院培训讲师
-主要研究方向:皮肤科、内科
课程内容●马拉色菌的相关*力因子
●马拉色菌性皮炎致病的微环境因素
●宿主免疫系统对马拉色菌性皮炎的影响
●马拉色菌性皮炎的品种倾向
●马拉色菌性皮炎的易感部位和常见症状
扫码听课,快速学习
其他课程积分兑换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