刺猬皮

首页 » 常识 » 常识 » 沉寂十四年,王朔出手来治我的精神内耗
TUhjnbcbe - 2023/9/30 15:39:00

作者:最亮渣渣星

王朔上一次出书,还是十四年前。

年,王朔出版《和我们的女儿谈话》。

之后,江湖中飘着的,全是朔爷之前的传说和语录。

那个时候还不流行“怼”这个字,但朔爷确实凭借一已之力,花式怼人怼事,堪称键盘侠鼻祖之出口成章版。

万物皆可喷。

那个时候传播渠道也还很简单,但朔爷骂记者、骂专家、骂热播剧,已然是信手拈来,家常便饭。

很多怼,即使现在回看,仍颇有现实意义。比如——

有次王朔跑去中国移动营业厅,营业员告诉他,TW要开国际漫游。

朔爷当即破口大骂:“TMD,TW不是中国的吗?”

沉寂十四年,王朔也没闲着。一直在闷大招。

什么意思呢?

早在年,朔爷文学作品的*金年代,他抛出一句话说:“想写巨牛逼的东西,要写一部大小说,最损写成《飘》,一不留神可能就写成《红楼梦》”。

年左右,王朔找到了能盛这个大小说的“容器”,要安放自己全部的思想感情——书写史前史。

就酱紫,在沉寂十四年后,王朔抛出了他觉得的那个“巨牛逼”的新书——《起初·纪年》。

《起初》分四卷,《纪年》是第四卷,取材自汉武帝的故事。

“我以往的作品多少都在写自己,可算作‘非虚构’;只有这部作品,才是我真正意义上的虚构小说。”

事实上,在王朔身上,出世和入世的东西,一直含混着,泥沙俱下。

“子曰”的悬妙感,和“这孙zei”真绝的拍案感,总是相伴相生。

一时动物凶猛,一时羽化成仙。

他从不追求“正确”,只享受真实和自由。

不过,他沉寂的十四年中,很多事都在变,沧海桑田。

曾经值得展开花式大骂的,到现在已经不值一提。

那些靠别人的无妄苦难,来治疗自己精神内耗的快餐作品;那些身价数百亿的大佬集体轮番拿“人生低谷”炖鸡汤的演讲,渐成主流。

因此,对于王朔的归来,有两种声音出现:

一是,他已经脱节于这个时代,那些痞子文学已经无人喝彩,于今日社会来讲,他有点儿“过去式”了;

二是,真实的朔爷,一定会用他特立独行的方法,讲出不一样的故事,治好现代人的精神内耗。

王朔自己的想法是:“我找到现在这个故事,我的全部思想感情都能安放进去,我把它投射到古代和远古以后,反倒自由了。”

01

特立独行朔爷传奇

在中国当代文学史上,王朔是非常独特的一个。

年,王朔退伍,分到北京,在某医药公司当业务员。

“我不想给体制卖命,我得找到我自己内心的自由。”

年,他跑到美国,斯坦福大学邀请他,他拒了:“我觉得我不配,这个逼我没法儿装!”

闲云野鹤、无拘无束、特立独行,是他的风格。

有人说,他开创了新地域文化小说的先河,其“新北京话”语言风格影响了很多人。

凶猛,是朔爷文字和语言的底色。

比如,《橡皮人》开篇第一句:一切都是从我第一次YJ时开始。

比如,他说朋友分为两类,能那啥的,和不能那啥的。

当年,王朔被称为“流氓文学”开创者,他本人也被称为“痞子”。

王朔说,“那好嘞,你们说我是流氓,我就当流氓吧!”

在属于他的*金年代,人们最直观的感觉是:zhei人可真敢说啊!

这个“痞子”说话有“夺笋”呢?

随便举个例子,王朔说:

“我讨厌那些一本书特别爱引用名人名句的,搞得特么的跟人多熟似的!”

“张艺谋拍电影不会讲故事,他就是个装修大师!怎么着?难道我对他不能有看法?”

“郭敬明是小偷,抄袭,一个大写的不要脸!是不是还没人管得了这帮小子了嘿!”

“初读金庸是一次很糟糕的体验,情节重复,行文啰嗦……全部人物都有一种胡乱的深仇大恨,整个故事情节就靠这个推动着。”

作为“喷子”鼻祖,朔爷的价值观是:我到这个世界上,不是为了说好话,更不是为了讨好谁。我就是为了让自己心里舒坦。说自己想说的话,做自己想做的事。

“爱谁谁,你又不是我爸爸!”

王朔的特立独行还表现在对文艺作品的评价上。

87版红楼梦至今仍被业界和公众奉为经典。

但王朔在当年却是“逆行者”,他对导演王扶林直言:“严重不靠谱!你把87版《红楼梦》拍成什么玩意儿了?我都快看吐了!”

他的理由是:“饰演贾宝玉的演员是四川的、薛宝钗的演员也是四川的,林黛玉的演员是鞍山的,这帮小孩没放松下来演过戏,全僵着,台词念得真差。”

在众多骂声中,王朔并非没有跌过面儿。

年,他闲聊的时候,带着一丘之貉的讽刺腔调说:“杨澜没嫁错人,吴征就一骗子。”

结果,被媒体刊登出来。

朔爷大怒,指着记者鼻子花式大骂:“再给我胡写,我跑你报社给你主编两个大嘴巴子!我可不学SB窦唯,烧人家汽车去!”

不过,几天后,在电视台演播室,他又特怂地隔空向杨澜致意:“我给她发短信道歉了,欺负一女的不牛逼!”

“我乐意给女人道歉!给女人道歉不丢人!”

02

至情至性拒绝出席女儿婚礼

虽然活成横冲直闯的“坦克”模式,但女儿王咪咪始终是王朔的软肋。

当年,因移情小自己16岁的徐静蕾,王朔与前妻离婚。

妻子带着女儿远赴美国。

自此,王朔虽然可以追求自我,但也难免觉得愧对妻女。

《致女儿书》

我希望她快快乐乐过完一生。

我不要她成功,

什么是成功?不就是挣点钱,让傻逼们知道吗?

你必须只有内心丰富,

才能摆脱这些生活表面的相似。

煲汤比写诗重要。

自己手艺比男人重要,

头发、胸和屁股比脸蛋重要,

内心强大到混蛋比什么都重要。

----王朔写给女儿王咪的文字

王咪自美国加利福尼亚伯克利分校毕业后,一直在《艺术财经》杂志做编辑。

年,王咪与朱砂结婚。

朱砂是我国著名画家朱新建之子。

婚礼当天,赵宝刚、刘震云等一众名人都去了。

冯小刚任证婚人。惟独王朔缺席。

陈丹青说:“王朔丫的扛不住这场面,他没勇气站在这儿!”

在女儿面前,朔爷,怂了。

朔爷的奇葩还表现在,用情上。

比如,他说:“我对不起妻子和女儿,但是我死后,遗产要全部留给徐静蕾。”

好吧,在朔爷眼里,爱就是爱,恨就是恨,钱就是钱。

当年,谈及徐静蕾,王朔脱口而出:“在北京,徐静蕾的范儿最正,我是吃软饭出身的,房子是徐静蕾给买的。我是软饭硬吃。难道你们上海女的不给男的花钱吗?”

此外,对冯裤子等人的提携,也能看出,王朔对兄弟之谊的态度。

他创作了一个笑话:“某人死后到天堂报到,上帝看见他浑身像刀架子。询之,答曰:这都是为朋友插的!”

关于金钱,有人问王朔,“你觉得,是向钱看重要还是向“前”(前途)看重要?”

他说:“我看看前面有没有钱。”

不过,这位顽主到底对钱有没有感觉呢?

有个真实的故事是,当年,他在老徐给他买的房子里写《我的千岁寒》。

养了只猫,自己做饭,一日三餐,生活至简。

不过,门口儿有个修自行车儿的。他嫌人家太吵了,和人家说:“我给你3万块钱,你能不能别在我眼前晃悠?”

当时,王朔只有3万块钱。

为了个清静,他愿意倾家荡产。

朔爷说:

挣太多钱又不送人,就没劲了。

我这么自私,我挣够自己花的,够我女儿在美国上学的,行了。

这个世界就像一场盛大的假面舞会。

我们总爱给自己戴上一张纸面具。戴久了,就长在脸上了。

最后我们都成功忘记了自己是谁,变得正经、庸俗、无趣,傻逼逼的!

03

《起初·纪年》即将问世

“我这人生前40年完全是演戏,演猴戏给人看。”

即使洒脱如王朔,依然觉得自己活得委屈。

“那时候我写小说就是为钱写的,极没有快感,为别人写作真是痛苦。”

这也是为何,在49岁的时候,王朔决定开始为自己的内心而写,“写一本巨牛逼的书。”

在此前,王朔也在向一些风格试探过。

年,王朔出版《我的千岁寒》,里面收录了他那段时期的几本作品。

这是一本复杂的书,许多人说看不懂。

《我的千岁寒》取材于《六祖坛经》,写的是主人公慧能悟道的传奇故事。王朔说,这部作品“全是文字的精华,这可是给高级知识分子看的”。

除了《我的千岁寒》,书中还有充满“科学味”的北京话版《金刚经》第二版与《唯物论史纲》。北京话版《金刚经》用北京话通俗地“科学”地重写了《金刚经》。

当年,对于新书题材风格均与以往作品不同,王朔说:“我把过去自己的东西全部砸碎,这才能绝处逢生。我放眼的是宇宙。以前说,民族的是世界的,我说,个人的才是世界的。”

有书评人指出,很多人在精神处于迷茫的时候,希望去借助阅读《金刚经》探寻生命的意义。“王朔自认为已读透这本书,但我个人看来,他根本没读透,所以王朔依然活得痛苦。”

“此外,《我的千岁寒》这本儿书游离于任何一个阅读层,没有引发任何共鸣。可以说,王朔当年的探索和尝试,还是挺失败的。”

不过,经此一役,年,王朔决定,“只为我心目中的唯一读者——我自己写作。”他开笔新小说,书写史前史。

王朔说,自己写这部小说是起大妄,想准备上探、觊觎一下我国文明源头,然后就把自个搁这儿了。

为了写作,他做了很多调查和准备,“咋了一盒吐沫寄到成都某科技公司,测了把第恩埃(王朔原文,意为:DNA)。”

经研究数据证实,王朔奶奶这边,曾于六万年前离开非洲,步行穿越苏伊士地峡,沿亚丁湾、波斯湾……走了不知几代、几十代人,海风漂白了她们的容颜,到了辽宁,一扭脸成了东北人。

他姥姥这枝出来得晚点,一万年前,还是这条线,从吉布提下海,一扭脸成了东北人。

最后,两个血脉,传承相聚到了辽宁凤城一带。

伴着第恩埃结果的加持,王朔写完了这个故事。

前后写了十五年,定名《起初》,是一部四卷本的长篇小说,分为《鱼甜》《竹书》《绝地天通》《纪年》。四卷一共小一百四十万字,第四卷《纪年》是最长的一卷。也是王朔最得意的一卷。

《起初·纪年》取材自汉武帝故事,王朔以历史为出发点,讲述了从汉武帝亲*到去世为止五十多年的人生,以及生活在他的时代的众多人物,李广、李陵、司马迁、苏武、张骞、司马相如、陈阿娇、卫青、霍去病、卫子夫等各自跌宕起伏又彼此交织的经历,构成了本书群星闪耀的故事之网。

王朔说:“这本书开笔于本世纪初叶,原计划三年完成,后来一猛子扎出去,再抬头就是十来年之后,街上流行戴口罩,恍范儿苍孙已然耳顺,电脑字从五号变成小三号,原计划四十万字变成小一百四十万。”

在小说《看上去很美》中,王朔有这样一句话:

我真希望在电影里过日子,

下一个镜头就是一行字幕——多年以后。

这本书对朔爷来说,就是“多年以后”的出山和亮相。

王朔曾说:多年来,我一直盼着哪天把这本小说写出来,我就踏实了。可以放心去过自己的日子,到处转转,到异国他乡看看风景,像电影里那样一个人开车长途旅行去看望朋友,或素未谋面的亲人,吃一点没吃过的东西,每天躺着晒太阳,或开个酒吧。

8月16日,《起初·纪年》即将推出。想必朔爷的理想小日子,已经不远。

不知道,如今的朔爷,是不是还是当年的那个朔爷。

END

迈道传媒

每个人生都会发亮

迈道负责记录你的那束光

留言联系我们

部分图片来源于网络空间,如有冒犯,即刻删除

设计:财神

美监:喜雨

1
查看完整版本: 沉寂十四年,王朔出手来治我的精神内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