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剧烂尾”的原因,或和国产剧目前制片方的前期开发方式有关。
作者
周矗石灿
编辑
铁林
观众积累了好几天的情绪,终于在5月30日晚间爆发。他们将所有矛头,都集中在了赵嘉良死亡的设定上。
这一晚,由中央电视台、爱奇艺联合出品的影视剧《破冰行动》播出最后两集。
图片来源:豆瓣电影赵嘉良是剧中的警方卧底,一直占据着很大一部分角色比重。剧中赵嘉良的儿子是李飞。赵嘉良是警方暗处的卧底,李飞是明处的警察,他们相见难相认,关系纠葛缠绕。
观众将不满情绪瞄准了一个偏离常识的设定。
赵嘉良被软禁在反派林家祠堂里,李飞前去营救后,他们父子相认。正当反派林耀东家族主要成员在厮杀时,赵嘉良跳了出去,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林耀东家族残忍凶狠,不择手段,痛恶警方,特别是卧底。
赵嘉良这个行为被观众解读为“送人头”。明知道当时很危险,还继续暴露自己。更让观众恼怒的在接下来李飞的行为。他用枪对准反派林灿的父亲,这激怒了林灿,最后赵嘉良被枪杀。
有观众分析,如果他在这个场合,会有两个选择,一是原地待着不动,暗中观察林氏一族的动向,等着攻打制*基地的大部队进来,再一同抓捕;二是李飞直接带着赵嘉良从黑暗处逃离林家祠堂,前去与大部队会合,一同前往祠堂抓捕。
李飞和赵嘉良选择了另一种传统黑帮影视剧里的出场方式——送人头,强行制造戏剧性。如果放在十年前,这一设定兴许还有用,但放在现在,没用了,这届观众在方方面面都变得越来越成熟。
在这些槽点出现之前,还有更为集中的槽点,被投射到了年轻演员塑造的角色身上,爱哭*陈珂、冷面马雯、毛头小子李飞。
除了莽撞外,剧中三人还有一条情感暗线:相处时间长后,陈珂喜欢李飞,马雯喜欢李飞,李飞不知道到底要喜欢谁比较好。有观众吐槽,《破冰行动》一定程度上被异化成了家庭伦理剧,弱化了缉*故事的硬核内容。
这部剧在豆瓣上的开播评分高达8.5分,很多人将它视为年度最佳国产剧,与8.5分的《人民的名义》相匹敌。
这种认知并非空虚来风。从演员阵容上来看,吴刚饰演李维民、王劲松饰演林耀东、任达华饰演赵嘉良、张晞临饰演马云波、唐旭饰演蔡永强、公磊饰演林宗辉、杨子骅饰演林耀华,这些老牌实力演员的加入,已经极大抬高了观众的期望值。
吴刚饰演的李维民图片来源:豆瓣电影第一集中,警察夜闯塔寨抓捕制*犯的场景也令观众大呼过瘾。在一个风雨交加的夜晚,数百村民手拿棍棒与警方直面对垒,导演以倒叙回溯的方式,把现实还原到了一个极致。
“这个题材的剧真的太喜欢了,我要吹爆这神仙阵容,第一集无敌了太燃太炸太刺激了,打戏看得我惊心动魄超级过瘾,不敢相信这个演李飞的演员居然就是红海行动的顾顺,进步真的好大,等着各位老戏骨飙戏。”豆瓣网友
你猜我是谁啊在《破冰行动》刚播出来时评价道。《破冰行动》确实亮点无数:画面带有犯罪电影的质感;赵嘉良和李维民严肃背后的孩子气;庞杂的关系链被多方位呈现等等。
老牌演员虽演技在线,但蔡永强这个角色的光芒并没有因强大的演员阵容而被掩盖。观众评价他为,“他的眼睛会演戏”“他讲话的艺术一般人学不来”“宝藏演员”“全剧智慧担当”。
《破冰行动》结束后,蔡永强的扮演者唐旭在知乎上回答了一个叫“如何看待《破冰行动》大结局?”的问题,他借用蔡永强的话说:一群无畏的勇者,坚持在黑暗中寻找光明!用生命中所有的美好,对抗着*品世界里最阴暗的角落!是啊!最终会胜利的,但是好多的同行者却永远看不见这一刻了!你们长眠于此,被我们永远铭记!虽然今晚破冰行动大结局!但破冰行动永远不会结束!
即便如此,剧作后期的槽点也让观众难以接受,豆瓣评分从8.5分直降到7.2分。一部在年上半年被寄予最大厚望的国产剧,竟草草收场。
图片来源:豆瓣电影截图前有《权力的游戏》“烂尾”被网友请愿重拍,后有《破冰行动》被一步步“写下神坛”。为什么“神剧”总是逃不过烂尾的宿命?
在网友对编剧的集体声讨中,刺猬公社采访到了极光编剧工作室的主笔编剧阿蒙。阿蒙曾创作过电视剧《钟馗捉妖记》《百灵谭》等剧作。她认为,“神剧烂尾”的原因,和国产剧目前制片方的前期开发方式有关。
“一般来说,编剧在写完故事大纲后,应该先去做每集故事的分集大纲,再写剧本。但为了让项目成形,制片方一般会跳过分集,让编剧先出三到五集剧本给平台方看,那么编剧就会去精心打磨前几集剧本。”阿蒙对刺猬公社(ID:ciweigongshe)说。
然而,当前几集剧本得到了平台方的认同,制片方就会正式立项,让编剧尽快赶工后面的剧本。所以,很多剧本的开头往往是“精心打磨”,而结尾却“草草了事”。
在《破冰行动》中,李飞和蔡永强最开始是死对头,李飞怀疑蔡永强是塔寨收买的警方保护伞,蔡永强也表现出了不信任李飞的行为,但双方互斗的整个过程让剧情紧凑有力,蔡永强也表现出了高水平演技发挥。
整部剧的质量转折点发生在第24集,那一集,李飞和蔡永强冰释前嫌,剧情一股潜在对手戏力量被消解,后面塑造的对手戏质量,很难超出第6集到第24级的高度。
据媒体报道,《破冰行动》在原编剧陈育欣的基础上,又添加了李立、秦悦两位编剧,对《破冰行动》的原剧本进行了改动。
同时,阿蒙还提到了另外一种“烂尾”的可能性:很多作家在前期执笔时,为了最大程度吸引观众,往往会画一个“大饼”,设置许多悬念。但在剧情中后期,除了制片方要求、平台档期等外在因素,编剧会发现自己无力将前面种下的“坑”填满,或是悬念和当前剧情有冲突。
无奈之下,编剧只能选择用一种“强行解释”的方式,草草收场。
《权利的游戏》第八季被网友疯狂吐槽的原因,便是编剧使用了一种“强行过渡”的方式,将前期在剧集中建立起来的人物全盘打翻,在毫无过渡的情况下,让曾经的七国守护者“龙妈”突然火烧君临城,造成生灵涂炭。
“龙妈”火烧君临城图片来源:豆瓣电影“虽然可能结局的关键点位,仍然可能是按照马丁的授意发展,但是达到这些关键点的过程,没有过度,直接硬上,让人物的动作没有说服力。观众对自己一直建立起的人物预期产生了怀疑,必然会有烂尾的愤怒了。”阿蒙说。
《破冰行动》的几位角色同样招致了巨大争议。
《破冰行动》大结局当天,“陈珂”也登上热搜,正式升级为“最令人讨厌的国产剧女主”。
一部分观众吐槽,陈珂这一角色什么都不做,只知道“哭”。而且情感戏份过多,冲垮了整部剧的紧张感,“讨厌”程度直逼《人民的名义》中的“小*毛”郑胜利。
李墨之扮演的陈珂图片来源:豆瓣电影阿蒙觉得,如果一部正剧的对话部分让观众感觉很出戏,根本原因是人物塑造得不够。
“在大段的谈话戏中,编剧不仅仅要告诉观众当前发生了什么,而且要通过谈话中传达出来的目的、情绪以及说话方式,来塑造这两个人物的性格,以及他们之前的矛盾关系,这才是观众的看点所在。”
她认为,如果在人物层面没有做足,人物双方的矛盾没有张力,那么大段大段的对话,就会让观众感觉十分冗长无趣。
曾获得三项奥斯卡提名的电影《十二怒汉》,便是一个文戏运用得当的正面例子。影片运用了大量的对话,把评审团十二人不同的人生观、思维方式鲜活地塑造了出来。虽然在接近分钟的影片中,几乎全是法庭上的对话,但却一步一个小高潮,营造出了极其紧张的氛围。
电影《十二怒汉》图片来源:豆瓣电影陈珂被吐槽的另一原因是选角问题。观众吐槽她眼神呆滞,没有演技,连扮演“陈珂”的演员李墨之也在微博上频频道歉,认为自己“也遗憾没有完成好陈珂这个角色”。
陈珂多次面临紧急情况时的第一表现不是从职业护士角度出发,而是哭、紧张、不知所措。而她去塔寨营救蔡小玲时,没有带职业医生,最开始只有她自己和司机去,不够专业。
在影视作品中,每一个角色选角都会涉及到众多影响因素。有的涉及到角色的特殊身份,比如张艺谋在挑选《金陵十三钗》中“玉墨”这一角色时,就要求演员又能说南京方言,又能说一口流利的英文。而当时还是新人的倪妮,正好完美地符合了这两项标准,便成了“玉墨”的不二人选。
在韩国,金牌编剧更是有直接选角的权力。曾写出高分韩剧《孤单又灿烂的神:*怪》的著名编剧金恩淑,便一直想要和男演员孔刘合作。在编写这部剧时,金恩淑认定孔刘就是最完美的人选。为了让孔刘在该剧中出演,她专门跑过去和孔刘面谈了三个小时,才说服了他。
孔刘在《孤单又灿烂的神:*怪》中饰演阿蒙透露,其实在编剧创作的时候,是会根据自己笔下角色的性格,在心里拟定出一个合适的形象。但她认为,导演才是更适合去做这件事的人,好的导演往往能看到一个形象上可能不那么符合角色外在特征,但具有打造潜力的演员。
在《破冰行动》身上,除了选角、演技等问题外,老演员的脸谱化也一直被观众诟病。
对于推动剧情进展,小人物的脸谱化或许是一种比较快速安全的方式。比如说一些功能性的小角色,他的出现只是为了去引发一件事,便无需在人物身上费太多笔墨。
但在《破冰行动》里,关键性角色的脸谱化却会极大地损害剧情的丰满程度。李飞从一至终都是“正义”的化身,而少了多面性,在爱情、亲情、友情等方面的表现比较弱。
相比来说,马云波虽是反派,但这一角色反而要丰满得多。马云波初到东山市主导缉*工作取得成效,妻子却在商场被*贩开枪射中,导致妻子之后产生后遗症被折磨,只有*品能慰藉痛苦。这成了他的软肋。
后来,林耀东发现了他这一弱点,给他输送*品。为照顾妻子,马云波与黑道勾结,但他身在白道,却违心做着自己讨厌的事,无奈、自责、恐惧、痛苦、自救......他的角色充满了矛盾,活灵活现。
阿蒙认为,比起设计情节,设计人物更考验编剧功力。如果设计一个人物,仅仅是给他贴一个“人设标签”,比如“霸道总裁”“傻白甜”,而不去细化人物的性格和故事,就很容易出现脸谱化。“重要的事情说三遍:人物小传要做足、人物小传要做足、人物小传要做足。”
博社村外停满警车她举了一个例子。“比如一个警察的角色,那么他遇到歹徒,第一反应是什么?如果非常脸谱化的做法,警察就一定要上前,通过他的机制勇猛,制服了歹徒,但是这样就完全丧失了故事的看点。但如果我们做了更丰富的人物前史,让这个警察发现,这个歹徒是他曾经的战友,并且救过自己的命,他不开枪,人质会死,开枪战友会死,那么人物就陷入了一个选择。而他同时患有PTSD,害怕听到枪声,那么戏剧和人物的张力,在这个时刻就会丰富起来。”
编剧这一职业,看起来掌握着人物的生杀大权,但其实需要极高的学习能力。在工作中,编剧需要涉及到完全不同行业的专业内容。想要人物角色真实有力度,他们必须要快速、大量、全面地带入这个人物,搜集这个人物的职业特点、人物关系、生活的城市风貌等等,而且还需要对专业内容的权威度有所把控。
一个剧本在诞生之前,编剧都需要亲自去拜访专家,做实地调研,反复打磨剧本。《破冰行动》的主编剧陈育新在撰写第一版剧本时,便五次赴广州调研,采访了多位一线缉*警,历时两年半才创作完成。
遗憾的是,现在很多影视剧本的创作周期较短,编辑只靠网上搜索资料便完成了剧本创作。这才有了观众普遍吐槽的“专业性不强”“不真实”的情况出现。
阿蒙认为,国内编剧行业的问题就是话语权太弱,从创作和工作推进上都很难占据主导权。她希望国内影视行业可以有更加健全的制度和合作模式,足以去保护编剧的正当权益。
“比如在知识产权上,除了抄袭,制片方会让编剧进行没有签约的试写、试稿,做完了以后,对方以种种问题终止合作。但有可能继续使用编剧的创作,甚至是署名权。很可能你辛苦写了一个剧本,等到剧上映的时候,发现自己署名前会加入一些莫名其妙的人,甚至还有丧失署名权的。”阿蒙说。
其次,编剧作为整个影视行业最前端的工作,也经常处于被迫“背锅”状态。制片方想法的变更,或者是*策导向、资金支持等风险,都会变向嫁接到编剧身上。
“在创作中,希望能把更多的精力放在提升剧本质量上,而不是反复揣摩制片方意图,不断修改不断试错,这样对创作非常消耗。”
在美国影视行业中,有一个叫美国编剧工会的组织,由影视行业的编剧组成。他们会在各个环节代表编剧,与资方进行谈判,包括最低工资标准、署名约定、纠纷仲裁程序等等,为编剧争取更多的议价空间,保障编剧的正当权益。
相比之下,国内编剧行业仍处于“弱势状态”。在行业制度、合作模式规范之前,无论是资方还是编剧,都应踏踏实实地做好本职工作,莫为“流量”低头,也别为“金钱“折腰,让影视剧成为一门能沉淀下来的艺术,而不是消费主义模式下促成的”快消品“。
别再让好的国产剧,失去更多的观众了。
你看过哪些“烂尾”神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