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没有认出我来,那是因为她从没见过你!”公寓里的人从没了解过这个如刺猬般的门房,唯有灵*能够与之共鸣的小津先生和帕洛玛,或许只有真正的优雅和智慧才能交流,最后一切美好戛然而止,如何不让人念念不忘呢?
人都有两面,外表光鲜亮丽的可能背心卑鄙粗野,外表其貌不扬甚至丑陋的,也许是艺术,哲学的忠实爱好者。想过以后去当图书馆管理员,或者从事一切有自己充足阅读时间的职业,有自己的内心小世界。
这是一部可以让人慢下来去细细感受生活,和慢慢而来的爱意的文艺影片。勒妮最后的死,在另一种程度上是在拯救小女孩儿…...帕洛玛最后选择活,仿佛是勒妮生命的延续。有趣的灵*太美妙了,有趣的灵*相碰撞,会把人从自我封闭的孤独中,拉出水面,去感受水上的美好的空气。
刺猬多刺,但是内心也是优雅,渴望被触碰,被抚摸,被理解,被同样的心灵感动。
小时候我也计划过死亡,想用自己的方式离开世界,当时我想的办法是跳楼,就是一瞬间那种。长大后我觉得想这些根本没用,你甚至不一定能活到你想活的年纪,我还有那么多想做的事没做。读书真的就有用吗,读书真的就优雅吗?
越沉迷越自闭是真的孤独,我愿称之为最难熬的时光。我觉得门房和主角小女孩一样的单纯,这代表几十年的成长没有用吗?女主妈妈的设置我不是很懂,我并没有看到任何的不幸,但为什么会这样?
她没上过学,是个粗鄙的门房,丈夫很久以前就死了,没有孩子。她身材肥胖样貌丑陋,在各种显贵的公寓里活得像个隐形人。她读托尔斯泰,读谷崎润一郎,看日本文艺电影,听莫扎特的唱片。
她剪了新发型,开始打扮自己,开始与人更多地交涉,准备推翻过往的生活,完全地彻底地重新出发。她死了。她本来对死没有印象,也没有看法,然而死而有憾因得一知己。然而从原著到电影,创作者都是用居高临下的姿态审视、想象、虚构着门房这个角色。
刺猬很多,少的是优雅,然而优雅又怎么会是看的几本书几部电影几张唱片就能定义或者概括的。其实了解俄国文学,日本电影和莫扎特的音乐并不是什么很了不起的事情,小说的原作者多少有些自命不凡。
在大多数人眼中人们所做的事要符合各自的身份,人们对于每个职业也有其固有印象。以小孩的眼睛观察整个世界,小孩是纯真的,对于人们的职业没有偏见的。因为人们认为爱读书的门房不是称职的就是麻烦的,勒妮选择了假装。而小津先生和帕洛玛发现了勒妮的平凡外表下的优雅,发现了她的武装。
可以说小津先生的出现是个幸运,勒妮最后终于准备开始去爱了。虽然意外逝世,但幸运的是勒妮至少遇到了小津先生,在逝世的那一刻准备卸下刺拥抱未来;帕洛玛也在遇到小津先生和勒妮后,发现世界并没有那么无趣,勒妮用生命也点醒她。
即使痛苦也要好好活下去,相信未来一切皆有可能。
行为古怪,想法深邃的小女孩外表粗糙,内心丰富的门房女孩因为看透了世界的荒诞性,认为人生本无意义且认为死亡不过是一件平凡的事,于是决定在天后的生日当天自杀。她认为重要的不是死亡,而是死亡的时候你在干什么。
于是她开始拍电影,拍的大部分都是荒唐的大人们。但有一个人与众不同——米歇尔夫人,外表上看她就像一只刺猬,喜欢孤独,但内心深处十分细腻,有着不一般的优雅。米歇尔夫人的死让小女孩重新认识了死亡。
“如果这就是死亡,你再也见不到你爱的人,也再也见不到爱你的人,那正如人们所说的这是个悲剧。”
很久之前看过的文艺片。法国电影还是蛮喜欢折腾深刻,这部电影就是装得很过分的俩老文青逐步完善友谊的故事,小姑娘是解说的那只。他们都喜欢托翁和柴可夫斯基,对各类文艺题材都报以热情,而且都是封闭内向的那种人,静水深流,童话故事慢慢铺陈。
最终飞来横祸,戛然而止,毕竟童话从来等不到天亮。
看完有一种复杂难言的情绪堵在胸口,实在不愿称它为喜剧,但确如名字所言,整部电影从头至尾都十分优雅。即便是最后的死亡,也是优雅中带着淡淡的悲伤。和看过的大部分电影不同,这部电影中有许多隐晦的心理活动,和微表情的留白,需要人细细去品味。
电影的故事线看似很简单,但看完后余味无穷,想要反复咀嚼。
谢谢观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