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道各位的生活中,有没有遇见过这种人:总喜欢嘲笑别人,讽刺别人,否定别人。别人好处他从来看不到,别人一点不足他就恶意差评,认为别人都傻乎乎,全世界就是他最厉害,最聪明。
没错!袭人口中那位“心地宽大有涵养”的宝姑娘就是这种人!
她其实非常*舌刻薄,尤其是喜欢对别人恶意差评,明里暗里评头论足。贾府上下上至贾母,下至三等丫鬟婆子,几乎没有不被她差评嘲讽过的,简直是万人不入她薛姑娘的法眼!
反而是被读者误认为清高孤傲,爱生气,小心眼的林黛玉,虽然有林怼怼的外号,却是个人缘好,有涵养的好姑娘,而且林黛玉怼的人没有一个是无辜的。
薛宝钗讽刺贾母没见过世面
在第七十七回中,贾府严重衰落,王夫人找人参配药都没有了。只好去问贾母要,可是贾母的上等人生却放过期了。
薛宝钗此时正好被王熙凤逼得搬出了大观园,还被探春撂狠话:“亲戚们好也不必死住着”、“姨妈好了也不用搬进来”。
毫无疑问王熙凤和探春都是贾母的人,她们都针对薛宝钗,是因为薛宝钗在管家的时候手伸得太长了,擅自做主拿了贾府大观园的收入给婆子们发福利,邀买人心。
薛宝钗正憋着一口恶气没地方发泄呢!此时正是好时候,于是她就跟王夫人讽刺贾母。
宝钗笑道:“这东西虽然值钱,究竟不过是药,原该济众散人才是。咱们比不得那没见世面的人家,得了这个,就珍藏密敛的。”王夫人点头道:“这话极是。”
王夫人也被贾母打压多年,又是个脑袋不清楚的,一听薛宝钗说贾母的坏话,当然觉得痛快。可是读者仔细一想却会发现逻辑不通!
贾母的上等人参为什么会过期?她真的是舍不得用才珍藏密敛吗?并不是啊!这恰好说明贾府之前的经济状况一直都还可以。瘦死的骆驼比马大,这种百年贵族的衰亡是缓慢的。
之前王夫人就可以搞定一切人参供应,包括府里各方面配药使用,以及外面社交上的应酬送礼,贾母这些人参根本动用不到。
至于说“这东西虽然值钱,究竟不过是药,原该济众散人才是。”就是更扯了,贾府的家业是老祖宗九死一生挣下的,难道因为钱多就要拿去分给穷人吗?贾母的人参用不到就该拿出来满大街发一发?
薛宝钗这么大方,她们家的人参为什么不去“济众散人”?而是要卖给参行谋利,而且还黑心地造假呢?
薛宝钗家里没用的富丽闲妆好几箱子,她自觉没资格戴,也不爱穿了,怎么不拿出去发给衣不蔽体的穷人们?不怕放在箱子里虫蛀生霉吗?
可见薛宝钗这种人就是慷他人之慨很能说,让她自己出点血就一毛不拔了。包括在贾府多年请客送礼都很少花钱,从铺子里拿燕窝,问伙计要螃蟹,送二手衣服首饰等等。
更可笑的是她讽刺贾母没见过世面,人家贾母是侯门嫡女,做了一辈子的超品诰命夫人,人家没她一个金陵乡间的没落商贾之女见过世面?懂得为人处世的道理?这可真是天大的笑话!
薛宝钗冷嘲暗讽王夫人死要命子活受罪
薛宝钗搬出大观园之后,李纨和王熙凤没有一个人去汇报,王夫人觉得自己脸上挂不住了。就派人请了宝钗过来,亲自对她说搬回来住。
结果宝钗也一肚子气,因为王夫人命人搜检大观园没给她送信,害得她好生尴尬。所以宝钗就冷嘲热讽王夫人死要面子活受罪。
宝钗笑道:……所以今日不但我执意辞去,之外还要劝姨娘如今该减些的就减些,也不为失了大家的体统。据我看,园里这一项费用也竟可以免的,说不得当日的话。姨娘深知我家的,难道我们当日也是这样冷落不成。
这一席话说的王熙凤都乐了,大概是只见薛宝钗奉承王夫人,没见过她讽刺王夫人。王夫人再蠢也听懂了,只好表示:“我也无可回答,只好随你便罢了。”
听听这可是什么好话吗?王夫人的意思就是:薛宝钗,你在教我做事情?
怪不得后来薛家被夏金桂闹得鸡飞狗跳,王夫人根本理都不理。其实夏金桂本就是奔着贾府才嫁给了薛蟠,只要王夫人出现镇压她一下,她立马就能老实,但王夫人明显不想搭理薛家了。
薛宝钗屡次明嘲暗讽王熙凤:没文化、世俗、发月钱不按时、不如老太太巧!
自认为博学多才的薛宝钗看不起没文化的破落户王熙凤,加上王熙凤是荣国府长房孙媳妇,薛宝钗想要竞争二房儿媳妇,两人争权夺利,互不相让,表面上风平浪静,背地里互相瞧不起。
宝钗因为贾母带着刘姥姥逛大观园深受刺激,因为她和刘姥姥一样都是王家来打秋风的亲戚,只不过刘姥姥要财物,她要权势,还被贾母当众责怪雪洞般的屋子犯忌讳,非常没脸。
她怨气难解,听见林黛玉讽刺刘姥姥母蝗虫时,薛宝钗莫名其妙地就骂了王熙凤一顿:“幸而凤丫头不认得字,不大通,不过一概是市俗取笑……”
王熙凤莫名被cue也是很无辜,幸亏她平时对小姑子小叔子们真心的好,所以大家都帮她说话,一起回击薛宝钗:你这一注解,也就不在她两个以下。”可见大家都心明眼亮,知道宝钗也不是善茬。
薛宝钗还在贾母面前拉踩王熙凤,说:“我来了这么几年,留神看起来,凤丫头凭他怎么巧,再巧不过老太太去”。
谁料贾母却帮凤姐说话:“凤儿嘴乖,怎么怨得人疼他。”顺便还把薛宝钗的靠山王夫人踩了一脚,嫌弃她:“和木头似的,在公婆跟前就不大显好。”还故意猛夸薛宝钗:“千真万真,从我们家四个女孩儿算起,全不如宝丫头。”
这句话夸奖薛宝钗万万当不起,贾府的姑娘,就是庶出又怯懦的迎春,出身也比她高贵百倍,怎么可能都不如她呢?贾母故意这么说,就是看不惯薛宝钗自作聪明,自以为是的狂妄样子而已。
薛宝钗攻击凤姐最狠的一次,当属她得知准弟媳邢岫烟当了棉袄,张口就武断地认为王熙凤没按时发月钱!“凤丫头如今也这样没心没计了。”这句实在歹*,别忘了邢岫烟可是邢夫人的亲侄女,邢夫人是王熙凤的亲婆婆。
如果王熙凤真的没按时给钱,邢岫烟多嘴抱怨给了邢夫人,王熙凤放高利贷的事情暴露出来,肯定被邢夫人责难盘剥。
不要为薛宝钗辩解说她没想这么多!宝姑娘这么聪明谨慎的人,连主动送东西给邢岫烟都不敢做,她有什么想不到呢?
总之就是薛宝钗对王熙凤满满的恶意,都是因为强烈的嫉妒,她自负貌美才高,却想嫁给宝玉都难如登天!贾母也根本不喜欢她。但是王熙凤没什么文化,却可以凭好出身轻松高嫁贾琏,在荣国府当家理事,威风赫赫。
薛宝钗坐实了宝玉不爱读书的恶名,
很多人认为薛宝钗劝宝玉读书是正经正道,贾宝玉不听话那是不懂事,不知好歹!
但其实,薛宝钗才是那个坐实了宝玉不爱读书、不求上进恶名的幕后推手。
宝玉并没有不读书,他只是不喜欢科举八股文,厌恶那些利用科举追名逐利的世俗之徒。这才是真正有情怀的读书人。他从小就读四书五经,而且对孔子极为尊崇,有礼有节,对儒家文化也十分肯定。
最重要的一点,宝玉这种贵族子弟,只要有文化,就可以直接当官,根本不需要去考科举。贾*后来都认为他的诗词歌赋水平好,也不算辱没祖宗,一样可能给贾府增加书香气息。
但是薛宝钗明知道他厌恶科举仕途经济,还拼命劝他学八股文去考科举,经营仕途经济。结果把贾宝玉给劝烦了,直接烧了很多书。
这下子算是彻底坐实了宝玉不爱读书的恶名,外面谁家的官宦千金都不肯嫁给宝玉,林黛玉身体也不好,薛宝钗机会就来了!
可笑宝钗还整天嘲笑宝玉“不中用”、“无事忙”!一副百般瞧不上他的样子。
可她还拼命追求宝玉,什么解排扣、露酥臂、绣肚兜等手段层出不穷!要是宝玉和贾珠一样努力上进,她薛宝钗岂不是更没戏了?
所以薛宝钗哪里是希望宝玉真的读书上进?她大概是恨不得宝玉越窝囊,名声越差越好吧。
比不上就否定打压:薛宝钗嘲讽三春都不行!
薛宝钗跟着母亲哥哥进贾府是避难投靠的,但是她却觉得自己生活在贾府就像成了贵族小姐一样。
她整天和林黛玉自称“咱们这样人家的姑娘”,其实全书除了夏金桂和薛宝琴,没人和她是一样人家的姑娘。就连沦为薛蟠小妾的甄英莲,也是正经六品官的女儿,要不是被拐卖出来,也比薛宝钗身份高贵多了。
薛宝钗和林黛玉、贾府三春相比就是云泥之别,要是没有薛姨妈这点儿亲戚情面,见了面都要跪拜行礼。
缺什么就格外喜欢强调什么!薛宝钗却高贵的出身,面对三春和黛玉自卑,就整天喜欢指手画脚出风头,处处嘲讽打压这些真正的贵族千金,只有把人家都踩下去,才能显得她没那么卑怯。
薛宝钗嘲讽迎春非常恶*,说她是“有气的死人”。迎春虽然懦弱到气人的地步,但她是真没得罪过宝钗的,宝钗凭什么这么说她?还是在背后瞎嘀咕,这才是“好面誉人者,亦好背而毁之”。
她看不起迎春也就罢了,居然还嘲笑压制聪敏能干的探春,说什么:“天下没有不可用的东西,既可用,便值钱。难为你是个聪敏人,这些正事大节目事竟没经历,也可惜迟了。”
探春是个贵族小姐,她不需要为升级操心,她能兴利除弊改革大观园已经非常厉害了。可薛宝钗却还要在她面前秀优越感,秀她作为商贾之女,从小知道买卖赚钱看账本的优越感。
这简直就是比班门弄斧更可笑!她薛宝钗又经历过什么正事大节目事?她根本连贾府这种豪门的规矩都不懂:一进门就不分尊卑和小丫头厮混在一起;想讨好贾母却不懂章法,屡次马屁拍到马蹄子上;王夫人让她管家负责安保工作,她制服不了那些婆子,就抢了探春的改革成果发红包,直接混淆了主奴阶层秩序。
她连性格孤僻,根本与她从没有交集的惜春都不放过。贾母要让惜春画大观园,她跑去显摆自己最懂画画的物料,噼里啪啦说了一大车的话,不仅自己定了惜春的假期长短,还嘲笑惜春:“也不过会几笔写意”。
可是薛宝钗当场说了那么多,基本都是废话,也没什么干货可言,更没见她画什么画,哪怕是几笔写意呢!
薛宝钗嘲讽湘云、宝琴直肠子,邢岫烟虚荣心强
第四十九回,史湘云提醒薛宝琴,要注意赵姨娘害人。薛宝钗这样说:“说你没心,却又有心,虽然有心,到底嘴太直了。我们这琴儿就有些象你。你天天说要我作亲姐姐,我今儿竟叫你认他作亲妹妹罢了。”
可怜史湘云这个憨憨,把宝钗当成亲姐姐,掏心掏肺好几年,几次为讨好宝钗得罪黛玉、得罪宝玉、得罪贾母,也没能把宝钗那一颗冰冷的心捂热了。
宝钗心里只把湘云当个直肠子的傻妞,和年幼直爽的薛宝琴是一路人,根本不配做她聪明绝顶,圆熟世故的薛宝钗的亲妹妹。
宝钗还因为邢岫烟戴了探春送她的玉佩就教训人家。
“这些妆饰原出于大官富贵之家的小姐,你看我从头至脚可有这些富丽闲妆?……将来你这一到了我们家,这些没有用的东西,只怕还有一箱子。咱们如今比不得他们了,总要一色从实守分为主,不比他们才是。”
好一个多嘴难缠的大姑姐!人家邢岫烟本来就是大官富贵之家的姑娘,只不过邢家破落了而已!要不然她怎么可能嫁给破落商贾薛蝌为妻?
邢岫烟怎么就不配戴个玉佩了呢?薛宝钗怎么就知道她不是要给探春面子是虚荣呢?她薛宝钗不爱虚荣,不想借东风,上青云,她在贾府玩儿呢?
要知道邢岫烟在贾府被人欺负,探春送了玉佩,凤姐送了御寒斗篷。薛宝钗虽说帮她,到底也没见帮到什么,还让邢岫烟把银子都送给爹妈,一味忍受婆子丫鬟的气,这都是什么馊主意?
薛宝钗这就属于典型的得了便宜还卖乖,薛姨妈当初不敢给薛蟠提亲,只给薛蝌说。这还都不敢跟邢夫人说,拐弯抹角找王熙凤去求贾母。如今订了婚,薛宝钗就像先发制人,压住出身高贵的邢岫烟这个弟媳妇了。
邢岫烟也是有涵养的人,根本不和她一般见识,并且表示可以摘下来,可宝钗又让她戴着。可真是好赖话都让她说了。
薛宝钗恶评小红奸淫狗盗,金钏是个糊涂人,还指着靛儿大骂
薛宝钗不仅喜欢恶意差评贾府的主子们,她整天和丫鬟莺儿在贾府东游西逛,结交了解各路人等。尤其是“金玉良缘”攻略对象贾宝玉身边的人,就没有薛宝钗主仆不了解的。
她亲自送二手衣服、戒指结交花袭人、金钏,还派大丫鬟莺儿和宝玉的心腹小厮茗烟拜把子!
三等丫鬟小红,宝玉本人都不认识,宝钗在滴翠亭偷听,一听声音就知道是她!
而且连性情都一清二楚。明明自己偷听也不光彩,还批判小红“奸淫狗盗的人”,又认为她是“素昔眼空心大,是个头等刁钻古怪东西”。
小红虽然野心勃勃,想巴上宝玉,又撩拨贾芸,但这又碍着薛宝钗什么事儿了呢?人家完全没有的罪过她的呀!甚至薛宝钗的丫鬟莺儿,还把人家小红的画笔拿走了也不还。
说到底宝钗看她不爽,不就是因为小红想当宝玉的姨娘,她想当宝玉的正妻,俩人不对脾气么!她之所以冒险偷听,也是为了拿小红的把柄,让她以后也当不成宝玉的妾罢了!
金钏跳井死了,薛宝钗猜到七八分是因为贾宝玉和王夫人害的,却为了讨好王夫人,把一死自证清白的金钏,说成是个“糊涂人”“死了也不可惜”,“不过多赏他几两银子发送他,也就尽主仆之情了”。
还夸王夫人是个“慈善人”,并且很主动的掺和这种贾府丑闻,还很听话的拿来自己的新衣服给金钏当寿衣,解了王夫人的燃眉之急。
如果薛宝钗和金钏不认识,她这样做其实也没什么。但她和金钏交情不浅,曾经送过金钏自己的二手衣服,如今却翻脸无情的本事真是可怕!
薛宝钗不仅恶意评判小红、金钏,还在贾母屋里把小丫鬟靛儿骂哭了!
宝钗指他道:“你要仔细!我和你顽过,你再疑我。和你素日嘻皮笑脸的那些姑娘们跟前,你该问他们去。”说的个靛儿跑了。
看看这架势,用手指着人家鼻子骂!这泼妇的架势,上一个还是打骂金钏“小娼妇”的王夫人呢,不愧是亲姨妈和亲外甥女!
打狗还要看主人吧,靛儿是贾府的丫鬟,薛宝钗这样狂妄无礼,贾母不喜欢她不是很正常嘛!何况她还当面嘲讽宝黛负荆请罪,又说什么:“我倒象杨妃,只是没一个好哥哥好兄弟可以作得杨国忠的!”
她就是“体丰怯热”像杨妃吧,人家贾府可真有个贵妃娘娘贾元春。她这句话也就是宝玉不计较,一旦传到贾珍、贾琏等人的耳朵里,谁会不生气?
综上所述,表面上号称随和大方,豁达端庄的薛宝钗,其实在道学淑女的伪装下是个冷血刻薄、狂妄无礼、贪婪名利的人。
她的好人缘也根本不堪一击:贾府里除了和她相互利用的花袭人,没人赞过她一句好话;她的丫鬟莺儿采花折柳被贾府婆子追着臭骂;宝玉屋里的小丫鬟一听要去蘅芜苑办差,都找借口躲得飞快;她天黑了还在宝玉屋里不走,气得晴雯抱怨:有事没事跑了来坐着,叫我们三更半夜的不得睡觉!
反而被误会为清高孤傲、刻薄小性儿的林黛玉才是真正心底宽大有涵养的好姑娘。
林黛玉怼过的人没有一个是无辜的:贾宝玉一开始三心二意,见了姐姐忘了妹妹,还误会黛玉,改怼!周瑞家的狗仗人势没规矩,故意怠慢黛玉这个贵客表姑娘,该怼!薛宝钗造谣“金玉良缘”横插一脚,天天粘着宝玉,还拉拢利用史湘云对付黛玉,该怼!
就是刘姥姥,在不知道她后来知恩图报救了巧姐的情况下,她在大观园的行为举止也难让人钦敬,说她“母蝗虫”也不算过份;至于彩云,她本就有偷窃行为,林黛玉只是口误,也不是有心的,自己还“自悔失言,自悔不及”。
请问各位:薛宝钗做过那么多不合适的事,说过那么多不合适的话,她什么时候有过一丝丝“悔意”吗?
林黛玉在金兰契一回中,向她自省说:“我最是个多心的人,只当你心里藏奸。往日竟是我错了”。
薛宝钗竟然笑纳了这番诚意,却没有给予同样的诚意。
以往她真的没错吗?她滴翠亭嫁祸林黛玉不是“心里藏奸”吗?宝钗为什么脸都没红一下,甚至都完全没想起这码事儿来!这就是二人之间道德底线和人品的鲜明对比。
难怪贾府上下,贾母、宝玉、王熙凤都喜欢林黛玉,姊妹们日常都喜欢去黛玉的潇湘馆聚会说笑;史湘云后来也看清宝钗的可恶,与黛玉重归于好。
小丫头子和老婆子们也喜欢去黛玉屋里送东西,因为经常可以得到几百赏钱;就连香菱学诗也是被宝钗拒绝后直接去找林黛玉,宝钗的丫鬟莺儿也愿意编个花篮给林姑娘玩儿……
可见《红楼梦》的作者喜欢说反正话,什么豁达大度、随分从时、端庄娴雅、珍重芳姿昼掩门、女子无才便是德等等,薛宝钗基本上是一样也没做到。
青松鹤鸣/特约供稿
全网统一ID:南山橘暖读书时
原创不易,未经授权,请勿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