刺猬皮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亲子关系需建立边界感,从刺猬法则中学 [复制链接]

1#

导语:曾听一个妈妈这样抱怨:“为什么我为了孩子牺牲了那么多,可是孩子却一直想要逃离呢?我把所有爱都给了他,可他就是不明白我的一片苦心呢?  ”

在家庭教育里,并不是父母把所有的爱全都给孩子,孩子就会觉得幸福的。有时,全心全意的爱会让孩子感到窒息,就像抓在手中的冰一样,你越是抓的紧,冰越是融得快。

一、健康的亲子关系需要建立适当的“边界感”

所谓边界感也就是自我界限。指的是在人际关系中,清楚地知道自己和他人的责任和权力范围,既保护自己的个人空间不受侵犯,也不侵犯他人的个人空间。

中国式家庭中普遍存在两种不恰当的亲子边界关系1.越位,即父母对自己不该负的责任进行越界干涉

亲子关系中的越位即是父母越界干预孩子的正常成长,大包大揽,承担起原本应该是孩子的责任,同时也剥夺了孩子的权利。

比如孩子不冷,父母却非要让他加衣服;孩子不喜欢吃青椒时,父母却非要让他吃;孩子画画时,父母总是说不像,非要教孩子重画;孩子之间发生点小纠纷,父母立即出面处理,将孩子护在身后。

父母的出发点随是好的,但并没有将孩子当成一个独立的个体看待。这本质上就是对孩子的不信任,完全将孩子视为父母的附属体,自以为是的认为孩子没有能力解决这些问题,包揽了孩子应该做的事,承担了孩子应该承担的责任。

这种越位正是跨越了孩子的个体边界,而这会阻碍孩子能力的建立,也很容易激起亲子间的矛盾。

看到过这样一则新闻,浙江萧山的一名男子报警,声称发生了命案,非常急切地请求警察“过来一趟”,他说是自己杀了他自己。经过调查了解,报警的25岁男子朱某精神正常,而且是在清醒状态下报的警。原来,他是因为被妈妈催促睡觉而“炸”了,濒临崩溃之时选择了报假警,希望警察能够进行调解。

“下午我想睡觉的时候不要我睡,晚上我不想睡又催我早点睡”,这是朱某情绪爆发的导火索。

他都25岁了,连睡觉这样的事情都要每天受母亲的管制。当警察劝说“妈妈哪有不唠叨的”时,朱某情绪异常激动:“她不是一般的妈!”“你10个妈都比不上我一个妈!”

这件事看起来虽然是一则家庭纠纷,但其实反应了母亲的越位,即没有边界感。在父母在和孩子相处中,毫无界限的相处行为,是父母的蒙昧和教育的缺失。

2.失位,即父母没有担当起该履行的教育责任

现代家庭很多孩子都是家里老一辈帮忙带大的,我常常听到父母将孩子的溺爱问题归结到老一辈身上,却没有反省过是不是自己没有尽到义务和责任。

孩子沉迷于手机、电脑、平板等电子产品时,我们总会抱怨和训斥,其实很有可能是我们习惯了将孩子交给电子产品。

逛街的时候经常看到一些父母为了让孩子不闹腾,就把手机塞给孩子,家长也乐得清静,但正是这样的行为才导致孩子缺乏自律。

父母应该对自己的身份角色有明确的定位,不该干涉的不越位,应履行的责任不失位,这样才是家庭秩序稳定的保障。

这世上最伤人的话,莫过于“我是为你好”“你的孩子不是你的孩子,他们是生命的子女,是生命自身的渴望。他们借助你来到世界,却非因你而来,他们在你身旁,却并不属于你。”——纪伯伦

在微博上看到,有位学医的母亲不顾孩子的反对,执意把儿子报考的志愿修改成中国医科大学,美其名曰:我是为了你好!

高考分数线出来后,这位独断专行的母亲才发现:孩子的分数根本上不了医科大,而儿子报的大学明明够分数,但志愿却被母亲改了。因为母亲的一意孤行,成绩优异的孩子竟然“落榜”了,最后只能选择复读。

贝伦·沃尔夫在《如何才能幸福》写道:“我是爱你的,所以请你按照我喜欢的方式做事。”是啊,所有的“为你好”,实际上是“为我好”,本质是界限感的缺失。

没有边界的爱,养不出幸福的孩子有一种“直升机父母”,对孩子管得太多,整天像直升机一样盘旋在孩子周围,监视其一举一动。

一位女性朋友说,她的妈妈辛勤能干,同时也很强势,家里的大小事都是妈妈在操心做主,从小对她的照料更是无微不至。。

她很少向父母提要求,甚至没出现过青春叛逆期,对父母最大的“反抗”,可能就是中学时代关于自己的头发。她跟父母说过很多次,不喜欢头发太短,但反抗无效,妈妈会带她去理发店,让理发师把她的头发剪到自己满意的长度。她说:“在女孩子最青春的年纪,我的头发究竟有多短?有好几次,我被误认成男生。”

成年以后,她的婚事自然是妈妈最关心的头等大事。因为和男友的感情一直有问题,她内心对结婚特别不情愿甚至感到恐惧,但因为妈妈认为她应该且必须结婚。最终她还是结婚了,可是,婚后却丝毫没有感到幸福喜悦,好似坠入无底深渊......

因为妈妈的控制,她感觉自己活得很压抑,内心虽然明白,却无力摆脱这种束缚。

这类父母以爱为名,不留余地地突破安全边界,不但给了孩子最深的伤害,也让孩子承受着难以想象的压力,难以有幸福感。

二、缺失边界感的亲子关系,会给孩子造成怎样的伤害?

我们心灵世界的边界和现实世界的地界一样真实,只是平常不太容易看出来。但当长期的越界行为不断累积,一些问题和矛盾就会集中爆发。

从小缺失边界感的孩子,因为分不清自己的感觉和别人的感觉,所以常常以己度人,分不清人际交往的边界。

甚至会在人际关系中出现各种极端情况:

缺乏边界感的孩子,常常表现出自私的行为一次在动车上,旁边坐了一对母子,小男孩5岁左右。

坐到半路,小男孩想要玩妈妈的手机,但妈妈好像正在用手机处理一些文件,就说道:妈妈现在还有工作要完成,等会儿再给宝宝好不好?

小男孩立马就怒气冲冲地冲妈妈喊,坏妈妈,你走开,并开始放声大哭,他妈妈怎么哄都停不下来,最后,引来了整个车厢乘客的注意。

在全车厢乘客长达十来分钟的注视下,妈妈不好意思地抱着小男孩去了厕所……

在我看来,这是孩子缺乏界限感,没有规则意识的表现。家长没有让孩子知道,爸爸妈妈也是有自己需求的,不是什么事都得听你的,都要无条件马上满足你。

缺乏边界感的孩子,容易形成讨好型人格,没有拒绝别人的能力敢于拒绝是一个人心理成熟的标志之一。这里的拒绝不是为了拒绝而拒绝,也不是要把自己封闭起来的防御机制,而是一种为了与他人建立起恰当边界的能力。拒绝力强的人,最大的特点是边界意识明确,能够守护自己的边界,也会懂得尊重他人的边界。

我有一个朋友,她是一个很好的姑娘,待人温柔,做事认真,就是不懂得拒绝别人,也就是别人口中的“老好人‘。例如,在单位里,总有人会在下班的时候因私人理由请她帮忙完成工作。就算她心里不愿意,或已跟朋友有约,但只要同事一夸她或者一求她:“你最能干了,只有你能帮我了,你如果不帮我,我真的不知道该怎么办!”她就会心软,说不出拒绝的话,到最后她总是一个人加班到深夜。

有了孩子后,她也常常为此筋疲力尽,连照顾孩子的精力都没有。有一天她发现,孩子跟别人发生了冲突,被抢了玩具,而孩子就在一旁眼巴巴地看着;给孩子的零花钱被同学“借走”不还,给他带的水果或点心也多被同学吃掉了。孩子回到家来会发脾气,但跟同学在一起的时候却敢怒不敢言。

这些事让她很受刺激,于是她决定改变自己,学会捍卫自己的边界,并学着去引导孩子捍卫他自己的权利,好在孩子还小,模式没有固化,改变和引导起来没那么难。

缺乏边界感的孩子,容易长成“巨婴”心理学家武志红在《巨婴》里写道:很多人身体虽已成年,可心智还处在婴儿期。

曾经轰动网络的一则新闻:48岁的名校硕士大卫,从小是学霸,大学读的是同济,后来又在加拿大名校拿到工程硕士学位。这样一个一路霸气的“别人家的孩子”,回国后却一直不肯工作,宅在家里啃老,靠其82岁、每月仅元退休金、并患有尿*症的母亲养活。

对于今天的局面,他的母亲懊悔不已:“我教育不对,样样包办,他从小样样现成的,依赖惯了”。而啃老的“巨婴”硕士,也理直气壮啃地把自己的种种不顺归咎在母亲身上,认为是母亲的溺爱毁了他的前途。“样样包办”的教育方式,使得一个受过高等教育,已然48岁的成年人,其心理仍然停留在婴孩时代。

三、影响心里边界形成的重要因素——你是“心理控制型”父母“吗?

每个人的成长过程,也是心理边界的形成和确立过程。

美国罗格斯大学社会学教授伊维塔·泽鲁巴维尔认为,心理边界使得我们能够确立一个心理范围,在这个范围之内我们可以探索内部和外部世界的意义,明确自己的责任与主权。

明明知道入侵孩子的心里边界是不对的,可还是想要掌握孩子的一切信息,你是这种“心理控制型”父母吗?

年,心理学家Schaefer采用儿童报告的方式收集了大量的父母教养行为,首次提出了“心理控制”(psychologicalcontrol)的概念。他认为心理控制是衡量父母养育质量的一个重要维度,这种侵入式的教养行为会阻碍儿童的心理发展。

“你再这样,我就不喜欢你了”。

“你看xx多听妈妈的话,你为什么不向人家学学”?

生活中,你是不是不自觉的对孩子说过这样的话?

作为成年人,我们可能也常会听到这样的话。

父母对我们说:

“你看看XXX,你怎么就不能xxx”

或是“你为什么就不能体谅体谅我?”

类似的话就像一个项圈,将我们套起来。的确,那一刻一股无形的力量或是让我们哑口无言,或是反感,或是担心反驳对方让他受伤,我们不得已或接受,或敷衍着对方的观点。

其实,这一刻无论是我们对孩子,还是他人对我们,都在实施“心理控制”。

四、如何消除心理控制,把握亲子间的心理距离?从“刺猬法则”中学会与孩子保持适当距离,建立边界感。

弗洛依德认为:

家庭关系同样需要保持距离,家人之间感情再亲近,也需要通过一定距离来表达尊重。

什么是“刺猬法则”生物学家曾经做过一个实验:为了研究刺猬在寒冷冬天的生活习性,把十几只刺猬放到户外的空地上。这些刺猬被冻得浑身发抖,为了取暖,它们只好紧紧地靠在一起,而相互靠拢后,又因为忍受不了彼此身上的长刺,很快就又各自分开了。可天气实在太冷,它们又靠在一起取暖。然而靠在一起时的刺痛使它们不得不再度分开。

挨得太近,身上会被刺痛;离得太远,又冻得难受。就这样反反复复,最后刺猬们终于找到了一个适中的距离,既不太远也不太近。

这就是社会心理学中的“刺猬法则”,说的是人际交往中的“心理距离效应”。

从“刺猬法则”中学会与孩子保持适当的距离北大的教育家陈果说过:“任何人之间要保持距离,距离产生美,靠得太近,我们就会看见身上尖利的刺,两块石头投进水里,太近水波就会互相干扰。”

那么,父母应该怎么做才能与孩子保持适当的心理距离呢?

1.父母要给自己留空间

父母应该有自己的空间,不管是工作、兴趣爱好还是朋友。总之,这个跟孩子无关的空间,可以让你跟别的成年人交流,能够给你补充精力,得到快乐,让你更有能量做父母。

这也意味着你可以对孩子说不,当你需要自己的空间时,孩子也要学会尊重和接受这个事实:他也不能完全占有妈妈,而这恰恰在鼓励你的孩子自立。

2.懂得适时的退出

有一句话说:“能够主动退出孩子人生的父母,付出了比爱护孩子更多万倍的深情。”

孩子的生活是孩子的,父母的角色是引导者而并非是掌控者。对孩子的关爱留有界限,有助于孩子成长环境的建立。相对宽松的环境营造需要父母们懂得适时地退出。

3.让孩子有属于自己的空间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隐私,都有不想让别人知道的秘密,包括孩子在内。很多时候成人总认为孩子哪里有什么隐私,孩子的一切父母都有权利知道。尤其是在孩子年龄较小的时候,隐私受到侵犯更是经常发生,例如:不经允许闯入孩子房间,翻看孩子书包;把孩子不理想的考试成绩说出去等等,由于孩子较小往往表现为无助的沉默,不像成人或进入青春期的孩子那样,会“愤”起反抗,但却让孩子在心理上受到了很大伤害。

孩子是借父母而来,却从不属于父母,他是一个独立的个体,与我们成人一样需要得到尊重。尊重和保护儿童的隐私,从本质上来说,就是尊重和保护他们的自尊心。

4.别替孩子做决定,让孩子自己负责。

很多父母都喜欢替孩子做选择。在他们看来,这是替孩子着想,为孩子好。网络上有一句调侃:“有一种冷叫妈妈觉得你冷”。这样的例子在生活中随处可见。比如,孩子穿着单薄的衣服,在兴奋地玩球。妈妈手里拿着衣服站在一旁,阵阵微风吹来,妈妈感觉有点冷,就催着孩子穿衣服。其实,孩子处于运动状态,不容易感觉冷。因此,妈妈催促孩子加衣服,并没有考虑孩子的感受。

父母经常以自己的感觉来判断孩子的需求,然后自作主张地满足这个需求。殊不知,这未必是孩子需要的。父母正确的做法是站在孩子的角度思考问题,分析孩子的需要,并把决定权交给孩子,让孩子对自己的决定负责。

罗振宇曾讲过一句耐人寻味的话:“他们不是在我们出生之后很多年才出生的人,他们是我们离开这个世界之后还要生活很多年的人。”

心里距离如何拿捏?遵循三阶段模式:刺猬法则不仅告诉我们挨得太紧会伤到对方,还告诉我们离得太远又会冻着。

若是把父母与孩子的彼此独立看做彼此孤立,很容易造成父母在育儿过程中的不管不顾,给孩子带来另一种伤害。

近又不是远又不行,如何把握亲子间的心理距离?有研究提出了三阶段模式:

第一阶段,父母控制(6岁以前)。大部分重要决定由父母做出,完全依赖。

第二阶段,共同控制(6~12岁)。父母在一定距离内监督和引导儿童的行为,加强儿童的自我监督行为,教儿童知道何时寻求父母的指导。

第三阶段,儿童控制(12岁以上)。儿童自己做出众多的重要决定,不完全依赖父母,和父母保持一定的距离。

在孩子成长的每个阶段,父母都要给予一定的空间,适度的指导是必要的,强权控制只会对成长不利,学会适时适度的爱,才能培养出身心健康的孩子,最终营造和谐的亲子关系

不侵略孩子的“边界”,给他塑造一个健康的成长环境尊重孩子的边界意识,就是在孩子区分“你的”、“我的”这个过程中,建立自我的边界和他人的边界。

记得8岁那年,爸爸给我买了一个小小的录音机,我爱不释手。有一天大姑的儿子来家里玩,看到我的录音机,说要借录音机回去听几天,我不同意,哭了起来。

这时,妈妈安慰我,笑着跟我说,“那就不借,因为这是你的东西,你有权利不借给别人。”虽时隔多年,但到现在我仍记得那种被尊重的感觉,以及保护了自己物品的踏实和喜悦。感谢我的父母没有为了成年人的“面子”,侵略我的“边界”,这也帮助我现在形成了更清楚的边界感。

写在最后:

相较于影子般的伴随,孩子更需要的是一个懂界限、知进退、肯放手的父母。

作为家长,也许我们做不到绝对的放手,但至少可以时刻提醒自己,真正的独立,不单单是行为上,更是在思想上。家长要做的不是授之以鱼,而是授之以渔。

就像纪伯伦诗中写道:你可以给予他们的是你的爱,却不是你的想法,因为他们有自己的思想。你可以庇护的是他们的身体,却不是他们的灵*,因为他们的灵*属于明天,属于你做梦也无法到达的明天。

最好的亲子关系就是亲密而有间,保持边界感。因为,真正的爱,不是让孩子永远活在父母制作的温室中。而是给孩子插上翅膀,让他自由地迎风飞翔。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