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看白癜风最好医院 http://www.xxzywj.com/m/谈及苍术,或许对许多人而言尚属陌生,但白术之名,想必大家已有所闻。回溯至远古,中药学的奠基之作——《神农本草经》中,并未明确区分白术与苍术,而统称为“术”,并被列为药之上品。直至南北朝时期,陶弘景在《本草经集注》中首次提出赤、白术之分,他描述的“赤术”叶细无桠,根小而味苦,且富含膏脂,这正是苍术的特质。此后,《证类本草》中便正式启用了“苍术”这一药名。苍术,这一古老的中药材,在历史长河中拥有着多个别名。陶弘景称之为“赤术”,而《说文系传》中则记载为“马蓟”。此外,还有“青术”、“仙术”以及“山精”等别名,彰显了其深厚的文化底蕴。苍术不仅名字众多,其功能也相当广泛。它能够燥湿健脾,祛除风湿,甚至还能明目。在中医领域,苍术被广泛应用于治疗湿困脾胃、倦怠嗜卧等症状,以及胞痞腹胀、食欲不振等不适。同时,它还能缓解哎吐泄泻、痰饮湿肿等病症。此外,苍术对于表证夹湿、头身重痛以及痹证温性等病症也有显著疗效。
在性味方面,苍术被描述为辛苦且温。这种独特的口感和药性,使得它在中药材中独树一帜。同时,归经方面,苍术主要入脾、胃经,这进一步印证了它在治疗脾胃相关病症方面的卓越效果。无论是足阳明、太阴,还是手太阴、太阳之经,都能感受到苍术的深厚药力。此外,《本草再新》中还提到,苍术能够入脾、肝二经,这进一步拓宽了其治疗的范围。
史书如何记载苍术的?
陶弘景称其能“除恶气”,而刘完素则认为苍术可以“明目,暖水脏”。《珍珠囊》进一步指出,苍术能健胃安脾,对于各种湿肿病症具有显著的疗效。李杲则强调其“除湿发汗,健胃安脾”的功效,并称其为治疗痿病的重要药物。朱震亨则称苍术能“散风益气,总解诸郁”。《纲目》中更是详细列举了苍术治疗湿痰留饮、脾湿下流等病症的效果。此外,《玉楸药解》和《本草求原》也对苍术的疗效进行了补充和阐述。
在用法用量上,苍术通常内服煎汤,用量为3-9克,或熬膏、入丸、散剂使用。炮制方法则包括拣净杂质、用水泡透、切片晒干等步骤,以充分发挥其药效。同时,为了减轻苍术的燥性,可以采用糯米泔浸、脂麻同炒等方法进行炮制。
综上所述,苍术在史书中被广泛记载,其疗效涉及多个方面,且有多种炮制方法可减轻其燥性,使其更好地发挥治疗作用。
苍术的禁忌与入药详解
苍术,这一菊科植物的根茎,在中医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然而,并非所有人群都适宜服用。阴虚内热、气虚多汗者应忌服,以确保安全。此外,还有多项注意事项需牢记,如与某些药物和食物的配伍禁忌,以及特定人群的慎用或禁用情况。
在入药方面,苍术的采挖与处理也颇有讲究。春、秋两季均可采挖,但以秋季为佳。挖取根茎后,需仔细除去残茎、须根及泥土,并晒干以备入药。其性状特点也因种类而异,如茅苍术呈不规则结节状或略呈连珠状圆柱形,表面黄棕色至灰棕色,有细纵纹、皱纹及少数残留须根等。而北苍术则多呈疙瘩块状,表面黑棕色,外色油室等。这些细节都直接影响着苍术的药效与使用安全。
综上所述,苍术虽好,但使用时务必遵循医嘱,确保安全有效地发挥其治疗作用。
苍术的生态环境与资源分布
苍术,这一广泛应用于中医领域的药材,其生长环境各有差异。茅苍术偏爱山坡灌丛与草丛,北苍术则多生长于低山阴坡灌丛、林下或干燥处,而关苍术则常见于山坡、林缘、柞林下或灌丛间。在资源分布上,茅苍术广泛分布于山东、江苏、安徽、浙江、江西、河南、湖北、四川等地,且各地均有栽培。北苍术则主要分布于东北、华北以及陕西、宁夏、甘肃、山东、河南等地。关苍术则集中在黑龙江、吉林、辽宁、内蒙古、河北等地。了解这些信息,有助于我们更好地利用和保护这一珍贵的药材资源。
苍术的复方应用
苍术,这一被誉为“健脾利湿之良药”的药材,在中医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其独特的药性和生长环境,使得它在治疗脾胃不和、湿气过重等方面有着显著的效果。接下来,我们将介绍几种以苍术为主要成分的复方,帮助您了解这一珍贵药材的更多用法。
首先是平胃散,它主要用于治疗太阴脾经受湿引起的水泄、体虚无力等症状。该方剂以苍术为主,辅以芍药、黄芩等药材,共同发挥健脾利湿的功效。
此外,还有苍术芍药汤和曲术丸,它们分别适用于治疗时暑暴泻、饮食所伤等症。前者通过神曲和苍术的搭配,壮脾温胃,后者则以苍术和小椒为原料,治疗飧泄问题。
另外,椒术丸和苍术膏则分别针对膈中停饮和湿温多汗的问题。前者通过苍术和生麻油的搭配,研成稀膏后服用,后者则以鲜白苍术为主要原料,经过复杂工艺制成膏状,供患者服用。
总的来说,苍术的复方应用广泛,能够针对不同的病症发挥其独特的疗效。然而,药物的使用需谨慎,请务必在专业医生的指导下进行。知母六两,甘草(炙)二两,石膏一斤,苍术三两,粳米三两。以上药材锤成麻豆大小。每次服用五钱,加入一盏半水,煎煮至九分,去除药渣,取六分清汁,温热后服用。此为《类证活人书》中的白虎加苍术汤,用于治疗四时瘟疫引发的头痛、发热、身体疼痛等症状。
此外,还有神术散,用于治疗感冒。该方剂包含苍术、细辛、侧柏叶,研成细末后,每日服用四次,每次一钱五分,用开水冲服,并加入葱白为引。
同时,《简便单方》中记载了一个治疗湿气身痛的方子,使用苍术经过泔水浸泡后煎煮,取浓汁熬成膏状,用白汤冲服。这些方剂都充分展示了苍术在中医领域的广泛应用和独特疗效。然而,药物的使用需谨慎,请务必在专业医生的指导下进行。苍术,这一传统中药材,在中医领域里有着广泛的应用和深厚的理论基础。多位医家对其功效进行了阐述,包括朱震亨、李时珍等名医。他们认为,苍术能够治疗湿气相关的问题,无论是上、中、下三焦的湿气,都有显著的效果。同时,苍术还能疏解多种郁结,如痰、火、湿、食、气、血等,通过升降平衡的原理,恢复身体的正常运转。此外,苍术还有辟邪气的功效,常被用于病疫及岁旦时的熏烧,以驱除邪气。
在具体的药用效果上,苍术被证实能够宽中发汗,补中除湿。虽然其力量不及白术,但在某些情况下,如宽中、解郁方面,苍术的效果更胜一筹。同时,苍术还能与其他药材配伍,增强药效,如与黄柏同煎,可逐下焦湿热痿痹。
总的来说,苍术以其独特的性质和广泛的应用,在中医领域里占据着重要的地位。然而,药物的使用需谨慎,务必在专业医生的指导下进行。苍术,其气味浑厚,药性较白术更为峻猛。它能上能下,既能燥湿又能宣化痰饮,其芳香之性还能辟秽,抵御四时不正之气。因此,在时疫疾病中常被广泛使用。苍术更是驱除秽浊恶气的能手,在阴霾之地或久无人居的房屋中,焚烧它可以净化空气,为人们创造宜居环境。对于湿困脾阳、倦怠嗜卧、肢体酸软、胸膈满闷等症状,以及痰饮弥漫、膜胀舌浊等情形,苍术的芳香猛烈之性能够开泄,化解痰饮。在夏秋之交,暑湿交蒸的时节,对于湿温病、寒热头胀如裹、胸痞呕恶等症状,苍术与藿香、佩兰叶等香燥药物一同使用,效果显著。无论是脾家郁湿导致的膜胀、肿满、泻泄疟痢,还是湿热郁蒸引发的疮疡流注、寒湿互结导致的阴疽酸痛,只要有舌浊不渴的症状,苍术都是不可或缺的药物。可以说,无论内外各病,苍术都有显著的疗效。
苍术食疗方
苍术冬瓜祛湿汤
养生功效:此汤品能健脾燥湿,散寒解表,同时还有助于降血糖、降血脂及减肥。冬瓜作为减肥的佳品,搭配苍术和泽泻,更能发挥其清润养生的功效。
材料:苍术5克,泽泻5克,冬瓜克,猪瘦肉克,以及适量的生姜片、盐和鸡精。
制作步骤:
将苍术和泽泻彻底清洗干净。冬瓜洗净后切成适口大小的块状。猪瘦肉同样洗净后切成块。在锅中加入足够的水,待水开后放入猪瘦肉块,焯去血水。将处理好的苍术、泽泻、冬瓜、猪瘦肉以及生姜片一同放入煲汤的容器中,加入适量的清水,用大火煲至汤沸,然后转小火慢煲小时。最后,根据个人口味加入适量的盐和鸡精调味即可。
金樱子苍术汤
材料:金樱子20克,刺猬皮5克,五倍子5克,益智仁5克,苍术20克,以及一条猪尾。
制作方法:将以上药材共同研磨成细末,每次服用时取6克,用猪尾巴煎汤送服。
功效:此汤品主要针对小儿多涎症、口水过多等症状,具有养脾安神的功效。
山术粥
材料:山药6克,苍术6克,粳米5克。
制作方法:首先将苍术煎煮取汁,山药打碎后浸泡并与粳米一同煮成粥状,最后将煮好的粥与药汁混合均匀即可食用。每日食用一盅,连续食用7周为一个疗程。
功效:此粥品能健脾和胃,促进钙质的吸收,对于小儿佝偻病的治疗有一定的辅助作用。
苍术的配伍应用
配元参元参的滋润特性可以制约苍术的燥性,而苍术的燥性又能制约元参的腻性。这样的搭配既能健脾又能滋肾,同时养阴逐湿,效果显著。
配厚朴厚朴与苍术共同具有消食散痰湿的功效,特别适用于体内有湿、有滞、有积的情况。
配防风炒苍术与防风搭配,可以增强其燥湿健脾的效果,特别适用于湿盛水泻的治疗。而生苍术与防风结合,则既能祛风又能发汗,共同治疗风湿痹痛。
配石膏石膏的寒性与苍术的温性相互补充,既燥湿又清热,且不伤脏腑正气,非常适合治疗湿邪化热的症状。
配黄柏黄柏与苍术的结合,可以显著增强其清热燥湿的效果。常用于治疗下焦湿热引发的足膝红肿热痛、足痿无力等症状。
配香附香附能够舒肝理脾,与苍术共同治疗肝脾郁结诸症。
请注意,以上药方仅供参考,具体使用需咨询专业中医人士,切勿盲目尝试。